血液一般检测血常规
红细胞检查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
- 红细胞计数(RBC count)
- 单位容积血液中RBC的数量
- 血红蛋白(Hb)浓度
- 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范围
人群 | 血红蛋白浓度 | 红细胞计数 |
---|---|---|
成年男性 | 130~175 g/L | (4.3~5.8)×1012 /L |
成年女性 | 115~150 g/L | (3.8~5.1)×1012 /L |
新生儿 | 170~200 g/L | (6.0~7.0)×1012 /L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 相对增多:由于血浆减少引起,常见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引起的失水,以及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亢。
- 绝对增多:
- 继发性:由于缺氧等因素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多而引起。
- EPO 代偿性增加:生理性增加,如胎儿和新生儿、高原住民;病理性增加,如严重慢性心肺疾病。
- EPO 非代偿性增加:与某些肿瘤和肾病有关。
- 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
- 继发性:由于缺氧等因素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多而引起。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
- 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的、以红细胞异常增生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 临床以外周血容量和红细胞数绝对增高,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以及发现 JAK2 V617F 基因突变为特征。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 生理性减少:3 个月到 15 岁的儿童、妊娠中晚期、老年人。
- 病理性减少:各种贫血。
- 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性、慢性失血。
- 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骼造血功能障碍、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红细胞生成和调节障碍、其他(如慢性疾病、营养缺乏性贫血)
- 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内在异常和外在异常导致红细胞破坏。
通过 Hb 浓度判断贫血程度
贫血程度 | 男性 | 女性 |
---|---|---|
轻度 | 91~120 | 91~110 |
中度 | 61~90 | 同← |
重度 | 31~60 | 同← |
极重度 | <30 | 同← |
血细胞比容Hct
- Hct(血细胞比容)
- 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RBC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 参考值男性 0.40~0.50L/L,女性 0.35~0.45L/L。
- 用于评价是否有血浆丢失,以及诊断贫血及贫血程度。
- Hct 升高: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度升高或红细胞数量的绝对增加。
- Hct 降低: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
红细胞平均指数MCVMCHMCHC
- MCV(mean corpuscular volume)
- 代表每个红细胞的体积,参考值 82~100fL(1L = 1015fL)。
- MCH(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 代表每个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参考值 27~34pg(1g = 1012pg)。
- MCHC(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
- 代表红细胞中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 316~354g/L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icrocytic hypochromic anemia):血红蛋白的减少得比红细胞明显; 大细胞性贫血(Macrocytic anemia):红细胞减少得比血红蛋白明显。
用红细胞平均指数分类贫血
贫血类型 | MCV | MCH | MCHC |
---|---|---|---|
大细胞性 | >100 | >34 | 316~354 |
小细胞性 | <82 | <27 | 316~354 |
小细胞低色素性 | <82 | <27 | <316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AW)
- 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一致性的参数,用所测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即 RDW-CV 来表示。
- 参考值 < 15.4%。
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缺铁性贫血:RDW 增高
- 轻型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RDW 正常
白细胞检查
白细胞
- 白细胞计数(WBC count)
- 单位容积血液中WBC的数量,参考值(成人)3.5~9.5×109/L。
白细胞计数高于或低于参考值分别称为白细胞增多和白细胞减少。
- 白细胞增多(Leucophilia):
- 暂时性:严寒、高温。
- 持续性:化脓性感染、晚期肿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白细胞减少(Leucopenia):
- 暂时性:伤寒,可能与细菌内毒素有关。
- 持续性:原发性和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粒细胞生成不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脾功能亢进。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种类 | 百分比(%) | 绝对数量(×109/L) |
---|---|---|
中性粒细胞 | 40~75 | 1.8~6.3 |
淋巴细胞 | 20~50 | 1.1~3.2 |
单核细胞 | 3~10 | 0.1~0.6 |
嗜酸性粒细胞 | 0.4~8 | 0.02~0.52 |
嗜碱性粒细胞 | 0~1 | 0~0.06 |
白细胞计数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决定,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消彼涨。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增多:
- 生理性增多:
- 特殊时段:下午较早上高;
- 特殊温度:高温、严寒;
- 特殊生理时期:月经前、妊娠后期、分娩、新生儿;
- 日常活动:饱餐后、淋浴后、剧烈运动、劳动;
- 心理:情绪激动。
- 病理性增多:
- 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其他(类风湿、自身免疫性溶贫、痛风、严重缺氧、某些激素、氯化锂等)。
- 异常增生性增多:
- 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M1、M2、M3、M4、M6 均有骨髓白细胞的大量增生,但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者只有不到 5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总数会显著增高。
- 骨髓增生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症等。
-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 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由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
- 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区别在于前者外周血中绝对不可能出现原始细胞。
- 见于有严重感染的婴儿,以及严重溶血或转移癌。
中性粒细胞减少:
- 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henia):< 1.5×109/L
- 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0.5×109/L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病毒或寄生虫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或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他(脾功能亢进、脾肿大、门静脉硬化、淋巴瘤)。
淋巴细胞
- 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 4.0×109/L):病毒感染、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移植排质反应、相对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
- 淋巴细胞减少(Lymphopenia)(< 1.0×109/L)):流感、HIV 感染、放疗、化疗,以及大多数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
- 生理性增多:婴儿和儿童。
- 病理性增多:
- 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恢复期、疟疾、黑死病、活动性肺结核。
- 某些血液疾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查
MPV Mean platelet volume PDW 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CT Plateletocrit
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计数(Platelets count)
- 单位容积内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判断止血和凝血功能最常用的初筛指标。
- 参考值 125~350×109/L。
- 血小板增多:
- 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 破坏和消耗增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DIC。
- 异常分布:储存在脾脏中,脾功能亢进。
- 血小板减少:
- 原发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继发性:炎症、急性溶血、缺铁性贫血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 MPV(Mean platelet volume,平均血小板体积)
- 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与血小板数量呈非线性负相关,与血小板功能呈正相关。
- 参考值 7~13fL。
MPV 用于区分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 MPV |
---|---|
骨髓造血功能受损 | 减小 |
外周血血小板的破坏 | 增大 |
异常血小板分布 | 正常 |
MPV 还可以用作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数:造血功能恢复时 MPV 应增大。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 PDW(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血小板分布宽度)
- 外周血中血小板体积大小分布和异质性的总体变化,可用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PDW-SD)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PDW-CV)来表示。
- 参考值 10%~18%。
PWD 升高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切除。
血细胞形态检查
- 红细胞:大小、性状、染色、异常结构
- 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如原始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
- 血小板:大小、性状、异常结构
红细胞形态检查
正常红细胞性状和大小一致,为双凹圆盘状,直径 7.2μm(6~8.5μm),呈淡红色,中央有生理性空白染色区域。
异常大小的红细胞
直径 | 名称 |
---|---|
< 6.0μm | 小红细胞 |
> 10.0μm | 大红细胞 |
> 15.0μm | 巨红细胞 |
相差悬殊,常超过 1 倍以上 | 红细胞大小不均 |
骨髓细胞学检测
-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血细胞生成发育特征
- 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的诊断意义
- 检查方法:涂片,Wright-Giemsa 染色
- 检查内容:
评价骨髓增生程度
增生程度 | 成熟 RBC/有核细胞 | 有核细胞/HP | 常见病因 |
---|---|---|---|
极度活跃 | 1 | >100 | 急性、慢性白血病(尤其慢粒) |
明显活跃 | 10 | 50~100 | 正常儿童和青年、白血病、ITP、增生型贫血、脾亢 |
活跃 | 20 | 20~50 | 正常成人、部分贫血 |
减低 | 50 | 5~10 | 正常老年人、再障(慢性型)、粒减症、粒缺症 |
极度减低 | 200 | <5 | 再障(急性型)、骨髓坏死 |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诊断一些造血系统疾病;协助诊断某些疾病;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证:
- (外周血)外周血细胞成分及形态异常;
- (发热、组织器官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 (骨、肾、黄疸、紫癜、血成分)不明原因的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血浆蛋白异常、免疫球蛋白定量及构成异常;
- (血液病化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 其他:骨髓活检、造血祖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微生物及寄生虫检查。
禁忌证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 凝血因子缺乏而有严重出血者禁用;
- 穿刺部位皮肤有炎症或皮肤破损者禁用;
- 晚期妊娠的孕妇慎用;
- 某些疾病骨髓中的病理变化呈局灶性改变,需多次多部位穿刺才能确诊;
- 有时候需要结合骨髓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如 PMF、AA、MDS
血细胞的生成发育特征
造血干细胞(HSC)是所有血细胞的共同起源,具有无形态学特征、高度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功能特点。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演变的一般规律:
- 细胞体积:↓ 由大变小(
巨核细胞、早幼粒细胞) 形态由圆形/椭圆形变为不规则形(如巨核细胞、单核细胞) - 细胞质
- 量:↑ 由少变多(
淋巴细胞变化不大) - 染色:↓ 由深变浅
- 颗粒:无颗粒 → 嗜天青颗粒(非特异性颗粒)→ 特异性颗粒(
红细胞系、NK 细胞以外的淋巴细胞系细胞无颗粒)
- 量:↑ 由少变多(
- 细胞核:
- 大小:↓ 由大变小,规则 → 不规则(
成熟红细胞、巨核细胞核消失) - 染色质:↑ 由浅变深(固缩程度增加),细致、疏松 → 粗糙、致密
- 核仁:↓ 由有至无,清楚 → 模糊 → 消失
- 核膜:↑ 由不明显到明显
- 大小:↓ 由大变小,规则 → 不规则(
- 核质比:↓ 由大到小(如巨核细胞)
骨髓细胞发育的普遍规律:
- 清晰的核仁是原始细胞的特征;
- 发育过程中核仁逐渐消失,染色质浓缩(染色体形成);
- 中幼阶段的细胞开始发挥其功能,并表现出相应的特征。
粒细胞系统
- 原始粒细胞:核大,有细颗粒感;有核仁;胞浆少而色浅(与原始红细胞区分)
- 早幼粒细胞:胞浆增多,胞浆出现非特异性、紫红色颗粒
- 中幼粒细胞:胞浆出现特异性颗粒(中性、嗜酸性、嗜碱性),染色质凝集加深
- 晚幼粒细胞:细胞核凹陷,凹陷深度 < 假想直径的 1/2
- 杆状核粒细胞:凹陷深度 > 假想直径的 1/2
- 分叶核粒细胞:凹陷部位仅有一条(超过一条则仍认为是杆状核)“细线”连接
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系统中所有细胞的细胞质中均无颗粒。
- 原始红细胞:核有粗颗粒感,紫红色;核仁暗紫色;胞质少,呈不透明的浓厚深蓝色,核周围形成淡染区;胞体有疣状突起
- 早幼红细胞:胞质量增多;染色质凝集成小块状,仍可见伪足或突起及淡染区
- 中幼红细胞:染色质凝集成团块状或条索状,似车轮状排列或边缘有裂缝感,呈“碎墨块状核”;胞质变浅(血红蛋白合成)
- 晚幼红细胞:胞质明显增多,颜色似成熟红细胞;细胞核颜色深;开始发生“脱核”
- 网织红细胞:煌焦油蓝染色可见特殊网状结构
淋巴细胞系统
- 原始淋巴细胞:胞体较小;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稍偏位;胞质量少,透明天蓝色。
- 幼稚淋巴细胞:胞质较少,呈透明天蓝色
- 淋巴细胞:核染色加深
- 大淋巴细胞:核偏于一侧或着边;胞质量多;NK 细胞细胞质中有大而稀疏的嗜天青颗粒
- 小淋巴细胞:核着边;胞质量极少,有时近乎裸核
浆细胞系统
- 原始浆细胞:核紧贴一侧细胞膜;有核仁(原始-);胞浆丰富(-浆细胞),呈深蓝色,不透明,核一侧可有半圆形浅染区
- 幼稚浆细胞:核偏位明显;胞质中可见小空泡(开始分泌),浅染区较大,颜色加深
- 浆细胞:核偏位明显;胞质颜色加深,核的一侧有较大面积浅染区,可见小空泡
单核细胞系统
- 原始单核细胞:核大,占细胞绝大部分,有轻微凹陷;胞质中不含颗粒
- 幼稚单核细胞:核凹陷加深;胞浆内出现红色嗜天青颗粒
- 单核细胞:细胞核性状不规则,有明显扭曲折叠,常呈肾形、马蹄形、笔架形、“S”形等;胞质比例增大;胞浆内出现淡紫红色颗粒
-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出血管壁进入组织后转变为巨噬细胞
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髓过氧化物酶染色MPO
- 结果:蓝黑色颗粒无/细小、分布稀疏/粗大而密集分别为阴性/弱阳性/强阳性
- 临床(诊断)意义:用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MPO 是鉴别 AML 与 ALL 最有价值的一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阴性反应
中戏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 结果:阳性反应为胞质中出现由灰色到棕褐色颗粒,反应强度分为 5 级(“-”、“1+”、“2+”、“3+”、“4+”)
- 观察 100 个成熟中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细胞所占百分比即为阳性率,成人参考范围 10%~40%;
- 对所有阳性反应细胞逐个按反应强度分级,按各级所占百分率乘以级数,然后相加,即为积分率,成人参考范围 40~80 分。
- 临床意义: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活性增高;病毒性感染时正常或降低
- 类白血病反应时活性增高;慢性白血病时活性降低,积分值常为 0
- ALL 时积分值增高;AML 时积分值降低
- 再障时活性增高;PNH(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时活性降低
- 慢粒、真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中度增高,恶性组织细胞病时活性降低
- 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等积分值可增高
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AS-D NCE
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又称特异性酯酶、粒细胞酯酶,主要存在于粒系细胞中。
- 结果:胞质中出现红色颗粒为阳性
- 临床意义:
- 急粒时强阳性反应
- 急单、急淋时呈阴性反应
-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时,部分细胞(粒系)呈阳性反应
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α-NAE
α-乙酸萘酚酯酶又称肺特异性酯酶、单核细胞酯酶,主要存在于单核系细胞中。
- 结果:胞质中出现灰黑色/棕黑色沉淀为阳性
-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急单与急粒的鉴别
- 急单: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酶活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 急粒: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
糖原染色过碘酸-Schiff 反应PAS 反应
- 结果:胞质中出现红色为阳性
- 临床意义:
- 纯红白血病或 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幼红细胞呈强阳性,与其他红系疾病如 MA(巨幼细胞性贫血)相鉴别
- 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急淋 > 急单 > 急粒
- 巨核细胞、Gaucher 细胞(与 Niemann-Pick 细胞相鉴别)、骨髓转移性腺癌细胞强阳性
铁染色普鲁士蓝反应
- 结果:
- 细胞外铁:骨髓小粒中贮存在单核吞噬细胞中的铁,分为 5 级。参考范围 1+~2+,大多 2+。
- 细胞内铁:幼红细胞内的铁。参考范围 20~90%,平均 65%。
- 铁粒幼红细胞:含有铁颗粒的幼红细胞
-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含有铁颗粒 5 个以上,并环绕细胞核排列 1/3 周以上的幼红细胞。正常不出现。
- 临床意义:
- 诊断 IDA(缺铁性贫血):细胞外铁阴性,铁粒幼红细胞百分率低(常 < 15%,甚至为 0)
- 指导铁剂治疗,数天内出现内铁小体,外铁需一段时间后才出现
- 非缺铁性贫血(慢性贫血、HA、MA、AA、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等)细胞外铁均增加
-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时,铁粒幼红细胞增多,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 15%
细胞免疫分型
- 细胞免疫分型
- 指用单克隆抗体及免疫学技术,对细胞膜表面和(或)细胞质存在的特异性抗原进行检测,借以分析细胞所属系列、分化程度、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