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又称拟交感肾上腺素药、拟交感胺类(作用与兴奋交感神经的效应相似),是一类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物,可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
α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
主要由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肾上腺髓质也能少量合成。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遇热易分解,在中性尤其是碱性溶液中迅速氧化变色而失效,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
体内过程
一般采用静脉注射给药。
口服: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而影响吸收,在碱性肠液中易分解。皮下注射:血管剧烈收缩,吸收缓慢,且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代谢和排泄方式见概论。
药理作用
对各受体的作用强度:α1 = α2 >> β1 > β2
- 心脏:较弱的激动心脏 β1 受体,使心脏收缩性、自律性、传导性增强。剂量较大时可引起心律失常,但由于作用较弱,相较肾上腺素较少见。
- 血管:
- 激动血管 α1 受体,主要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分别导致血流量减少和外周阻力增加。作用强度:皮肤黏膜血管 > 肾脏、肠系膜、脑、肝血管 > 骨骼肌血管。
- 冠状血管舒张:心脏兴奋,扩血管代谢产物腺苷等增加;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灌注压升高。
- 血压:
- 小剂量:主要是心脏兴奋的作用,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增大;
- 大剂量:血管强烈收缩,外周阻力明显增高,舒张压明显升高,脉压减小。
- 其他:对代谢影响弱,大剂量可出现血糖升高;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弱;可增加孕妇子宫收缩频率。
临床应用
- 低血压:药物(如氯丙嗪)中毒或肾髓质嗜铬细胞瘤切除(猜测:切除前 NA 含量过高,受体敏感性降低,切除后 NA 含量突然减少)引起的低血压;
- 食管和胃黏膜局部止血:稀释后口服,收缩血管;
- 神经源性休克
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 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立刻停止注射,进行热敷,并用 α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作局部浸润注射。
- 急性肾衰竭:肾脏血管强烈收缩,产生少尿或无尿、肾实质损伤。
禁忌证: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器质性心脏病、少尿、无尿、严重微循环障碍的患者;孕妇。
间羟胺
为人工合成的拟肾上腺素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 MAO 代谢,作用弱而持久。
药理作用
作用方式:
- 激动 α 受体:主要直接兴奋 α 受体,对 β 受体作用较弱。
- 促进 NA 释放:也可被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置换地使含去甲肾上腺素的囊泡释放,间接发挥作用。
药理作用类似去甲肾上腺素,不易被 MAO 代谢,作用弱而持久,可肌肉注射。
- 血管:收缩肾脏血管的作用较弱,不易引起肾衰竭。
- 血压:升压作用弱而持久。
- 心脏:血压升高引起反射性心律减慢;直接抑制窦房结。很少引起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应用于休克早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特别是伴有低血压者)患者。
甲氧明甲氧胺
化学性质和和作用机制与间羟胺相似,可直接和间接激活 α1 受体,又称 α1 受体激动药。
可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升压作用反射性减慢心律;直接抑制窦房结;不兴奋心脏 β 受体。
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
类似甲氧明,
去氧肾上腺素还能兴奋瞳孔开大肌,作用较阿托品弱,持续时间短,一般不引起眼压升高和调节麻痹,可用于眼底检查。
α、β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Adr,E)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主要在髓质嗜铬细胞中合成。肾上腺素理化性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化学性质不稳定。
体内过程
口服:易在碱性肠液中分解,且受过消除(肠黏膜、肝)高,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皮下注射:能收缩血管,吸收缓慢,作用持续时间长。
- 肌内注射:吸收快,作用时间较短。
摄取和代谢途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代谢产物和少量原型经肾排泄。
药理作用
- 心脏:主要通过作用于心肌、传导系统、窦房结的 β1、β2 受体,增强心肌收缩性、自律性、传导性。对离体心脏的 β 型作用特征是加速收缩性发展的速率(正性缩律作用)。剂量过大时可引起或加重快速型心律失常。
- 血管:
- α1:收缩小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皮肤、黏膜、肾和胃肠道的血管平滑肌;
- β2:舒张骨骼肌和肝脏血管平滑肌。 舒张冠脉的机制:兴奋冠脉血管 β2 受体,直接舒张血管;心脏收缩期缩短,相对延长舒张期;心肌代谢增加,释放扩血管的代谢产物腺苷。
- 血压:
- 小剂量或治疗剂量:心脏兴奋使收缩压升高,骨骼肌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大于皮肤黏膜血管收缩作用的影响使舒张压不变或下降,最终使脉压升高;
- 较大剂量:皮肤黏膜血管收缩作用的影响大于骨骼肌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且舒张压升高更明显,导致脉压下降。
- 平滑肌:
- β2 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膀胱逼尿肌(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胃肠平滑肌、子宫平滑肌;
- α 受体: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降低通透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瞳孔开大肌、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收缩(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 代谢:减少胰岛素分泌(α2 受体)、促进糖原分解(β2 受体)和脂肪分解(β3 受体)。
- 中枢神经系统: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治疗量一般无明显作用,大剂量可出现兴奋作用。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预先给予 α 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激动血管 β2 受体,呈现明显的降压作用。
临床应用
- 心脏骤停:与阿托品、利多卡因一起心室内注射,配合除颤器、起搏器等。
- 过敏性疾病:
- 过敏性休克(首选药):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舒张冠脉;激动 β 受体改善心功能,缓解支气管哮喘;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 支气管哮喘:不良反应严重,仅适用于急性发作。
- 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
- 局部应用:
- 延缓局部麻醉药的吸收,延长作用时间。
- 局部小血管止血。
- 青光眼:促进房水流出、眼内反应脱敏感化(β 受体)。
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主要不良反应有心悸、烦躁、血压升高、头痛等。
- α 受体过度兴奋:血压骤升,有脑出血风险。
- β 受体过度兴奋: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
禁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多巴胺
体内过程
首过效应大,口服易在肠和肝中被破坏而失效,一般静脉滴注给药。通过摄取-2代谢灭活,作用时间短暂。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外源性多巴胺无中枢作用。
药理作用
可激动 α、β 受体和外周多巴胺受体,并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 心血管:作用于 D1 受体,作用于肾脏、肠系膜、冠脉,使血管收缩;高浓度激活心脏 β1 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
- 血压:激动血管 α 受体而增加收缩压,对舒张压无明显影响,导致脉压增大。升血压作用可被 α 受体阻断药拮抗。
- 肾脏:
- 低浓度即可激活 D1 受体,舒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同时也有排钠利尿的作用(可能是直接作用于肾小管 D1 受体 的作用)。
- 大剂量兴奋 α 受体,使肾血管明显收缩。
临床应用
- 各种休克:增强心脏收缩力,小剂量保肾利尿。
- 合用利尿药治疗急性肾衰竭:治疗剂量解除肾血管痉挛,有利于排出血中非蛋白氮,防止中毒。
麻黄碱
体内过程
口服可吸收,可通过血脑屏障。大部分以原型经肾排泄,消除缓慢,作用持久;小部分通过脱胺氧化代谢。
药理作用
作用方式类似多巴胺,即可直接作用激活 α1、α2、β1、β2 受体,也可通过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发挥间接作用。
- 心血管:
- 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
- 血压:升高血压,起效慢、作用持久;
- 心律:血压升高兴奋迷走神经,抵消其直接加快心律的作用,故心律变化不大。
-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较肾上腺素弱,起效慢、作用持久;
- 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作用明显,较大剂量可表现为精神兴奋、不安、失眠等。
快速耐受性,也称脱敏,指麻黄碱短期内反复给药会使作用逐渐减弱。一般认为与受体逐渐饱和和递质(去甲肾上腺素)逐渐损耗两个因素有关。
作用特点(相较肾上腺素):
- 化学性质稳定,口服易吸收;
- 拟肾上腺素作用弱而持久;
- 中枢兴奋作用较显著;
- 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临床应用
- 支气管哮喘:预防和轻症治疗;
- 鼻塞:滴鼻,消除鼻黏膜充血血;
- 防止某些低血压状态:如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所引起的低血压;
- 缓解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皮肤黏膜症状。
β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
为人工合成品,药用其盐酸盐,是经典的 β1、β2 受体激动剂。
体内过程
口服在肠黏膜与硫酸基结合而失效。可静脉注射或滴注、气雾剂吸入给药、舌下含服。
主要通过 CMOT 分解代谢,被 MAO 代谢,也较少通过摄取-1 代谢。
药理作用
- 心脏:激动 β1 受体,表现为正性肌力、频率以及传导作用。可显著兴奋窦房结,能引起心律失常,但较少产生心室颤动。
- 血管和血压:激动 β2 受体,舒张血管降血压,主要是骨骼肌血管。
- 支气管:激动 β2 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还能抑制炎症介质(组胺等)释放。久用可产生耐受性。 对支气管黏膜血管无兴奋收缩作用,不能消除水肿。
- 代谢:激动 β2、β3 受体,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升高血脂,但升血糖作用较弱。
临床应用
- 心脏骤停:对停搏的心脏有起搏作用,常与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合用作心室内注射。
- 房室传导障碍:正性传导作用,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给药。
- 支气管哮喘:用于控制急性发作,舌下或喷雾给药,疗效快而强。
- 休克(少用):兴奋心脏,适用于改善心泵功能障碍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降低(中心静脉压高,心排出量低),如感染性休克。要注意补液和心脏毒性。
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常见心悸、头晕(低血压引起),大剂量(如喷雾吸入过多)可使缺氧患者(如支气管哮喘)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和心律失常。
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使用产生耐受性,可引起猝死。
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多巴酚丁胺
为人工合成品,化学结构与多巴胺相似。
体内过程
与多巴胺相似。
药理作用
主要激动 β1 受体。与异丙肾上腺素相比,正性肌力作用显著高于正性频率作用,很少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引起心动过速。
临床应用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继发地排钠利尿,有利于消除水肿。
其他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可选择性激动 β1 受体,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