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1.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2. 历史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3. 现实依据(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1982 年,党的十二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3. 1987 年,党的十三大
    1.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 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 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4.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4. 1992 年,南方谈话
    •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
  5. 1992 年,党的十四大
    • 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6. 1997 年,党的十五大
    • 正式命名“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
    • 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可以说是在十二大,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1.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科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2. 社会主义的本质:1992 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目的),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实现根本目标的根本途径),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3. 两条根本原则: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回答了什么问题?
  1. 毛泽东: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对待马克思主义?
  2. 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3. 习近平:新时代,我们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分别用“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加以概括,分别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 邓小平理论:
    • 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毛泽东思想:
    •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精髓:实事求是
  • 马克思主义:
    • 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精髓:实事求是
  • 思想路线的(完整)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
    2.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和途径
    3. 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
    4.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
  • 思想路线的历程:
    1. 提出:《反对本本主义》
    2. 哲学概括/系统阐述:《矛盾论》《实践论》
    3. 称为全党共识:延安整风
    4. 重新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意味着我们首次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国情加以把握。
  •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1.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毛泽东: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比较发达的阶段;
  2. 十一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十三大前夕:首次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国情加以把握。
  4. 十三大: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 基本路线的内涵:
    1.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
      • “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3.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 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要求):
    1. 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2. 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意义(重要性):
    •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 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 充实和完善:
    • 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二不仅将“美丽”纳入了基本路线,而且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扩展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路线”
  •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快”是中心环节 → 开展“大跃进”运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三步走”战略

1987 年 10 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

  1. 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 第二步,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 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改革开放理论
  1. 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动力)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3. 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1.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4.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5. 对外开放的要求:
    1. 在开放的范围上(对外开放的格局):
      • 全方位: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
      • 宽领域: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
      • 多层次:
    2. 在学习的内容上: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3. 在开放的原则上: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一国两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
    1.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3.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国两制”
  1. 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 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 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
  4.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

邓小平理论的方史地位

  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形成条件: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 重要意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2.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科学发展观

  • 内涵:
    1. 第一要义是发展
    2.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3.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形成条件:
    1. 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2.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
    3. 时代背景: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
  • 重要意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