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内消化

胰腺的分泌

胰液

  • 性质: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 7.8–8.4,渗透压与血浆大致相等。人每日分泌的胰液量为 1–2L
  • 成分:
    • 无机物:
      • HCO3-
        • 分泌:胰腺小导管细胞
        • 主要作用:
          • 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所以 HCl 是刺激胰液分泌的最强因素)
          • 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最适pH环境
      • Cl-:浓度随 HCO3-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 HCO3-升高时,Cl-浓度下降(阴离子总数相等)
      • Na+、K+、Ca2+:接近血浆浓度
    • 有机物(腺泡细胞)
      • 水解糖:胰淀粉酶
      • 水解脂类:
        • 水解甘油三酯:胰脂肪酶
          • 作用: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一酰甘油和甘油
          • 特点:
            • 胰脂肪酶只有在辅脂酶(胰腺分泌的另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 辅脂酶可对胆盐微胶粒却有较高的亲和力,当胰脂肪酶、辅脂酶和胆盐形成三元络合物时,便可防止胆盐将脂肪酶从脂滴表面清除下去
            • 胰液(最重要的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 水解胆固醇酯:胆固醇酯酶
        • 水解卵磷脂:磷脂酶 A2
      • 水解蛋白质:
        •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 胰蛋白酶原活化:
            • 肠激酶(小肠液中唯一的酶)是激活胰蛋白酶的特异性酶
            • 已经被激活的胰蛋白酶也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形成【正反馈】
            • 酸、组织液【胰腺炎的激活因素】等也能使得胰蛋白酶活化
          • 糜蛋白酶原活化:主要在胰蛋白酶作用下被激活
        • 羧基肽酶
          • 胰蛋白酶作用下激活
          • 作用于肽键,释出具有自由羧基的氨基酸
      • 水解核酸:核酸酶
        • 可使相应的核酸部分水解为单核苷酸
        • 胰蛋白酶作用下激活
    • 特点:
      • 胰液由于含有水解糖、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酶,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 胰液分泌障碍时,即使其他消化液都分泌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仍不能完全消化,常可引起脂肪泻,但糖的消化和吸收一般不受影响
小肠液只有肠激酶一种消化酶,主要作用是激活胰蛋白酶,与脂肪消化没有直接关系。

胰液分泌的调节

促胃液素
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
促胰液素
促胰酶素(CCK)
/缩胆囊素(PZ)
促胰酶素(CCK)...
小导管细胞
小导管细胞
腺泡细胞
腺泡细胞
I 细胞
I 细胞
蛋白质消化产物
蛋白质消化产物
S 细胞
S 细胞
HCl
HCl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
G 细胞
G 细胞
中和
中和
水、碳酸氢盐
水、碳酸氢盐
消化
消化
胰酶
胰酶
蛋白分解产物
脂酸钠
蛋白分解产物 脂酸钠
ACh
ACh
脂酸钠
脂肪
盐酸
脂酸钠脂肪盐酸...
Text is not SVG - cannot display

胰液分泌的调节

  • 食物是刺激胰液分泌的自然因素
  • 神经调节
    • 迷走神经(ACh)
      • 刺激:食物的性状、气味以及食物对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的刺激都可通过神经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反射的传出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
      • 直接作用于胰腺:
        • 腺泡细胞:分泌的胰液的特点是量少酶多水和 HCO3- 含量很少而酶的含量却很丰富(迷走神经兴奋的首要效应是要产生消化酶,而不是消化液)
        • 小导管细胞(作用较弱)
      • 通过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间接引起胰液分泌
    • 交感神经(影响不明显)
  • 体液调节为主):
    • 促胰液素
      • 产生促胰液素的是小肠黏膜 S 细胞
      • 最强刺激是盐酸
      • 迷走神经兴奋不引起促胰液素释放
      • 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小导管,分泌大量水和 HCO3-,但是酶含量比较低
    • 缩胆囊素促胰酶素):
      • 刺激因素:蛋白质分解产物促进胰酶分泌的最强因素)、脂酸钠、盐酸、脂肪
      • 促进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水和 HCO3- 较少),故也称促胰酶素
      • 另一个作用是促进胆囊强烈收缩,排出胆汁。
      • 与促胰液素有协同作用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汁的分泌

  • 非消化期,肝脏分泌的胆汁主要储存于胆囊内
  • 进食后,食物及消化液可刺激胆囊收缩,将储存于胆囊内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 性质:有色、味苦、较稠,弱碱性(肝胆汁)/弱碱性(胆囊胆汁)
  • 成分:
    • 有机物
      • 胆盐(胆汁酸盐):胆汁中最重要的成分,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 胆色素:
        • 血红素的分解产物,决定胆汁颜色的主要成分
        • 存在形式
          • 结合形式: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溶于水
          • 游离形式:不溶于水,能与 Ca2+ 结合成胆红素钙盐发生沉淀,增多时可能形成胆红素结石
    • 胆固醇:肝脏脂肪代谢的产物
    • 卵磷脂
      • 胆盐与卵磷脂可聚合成微胶粒,胆固醇可溶于微胶粒中
      • 是胆固醇的有效溶剂:胆固醇含量过多或卵磷脂含量过少时,形成胆固醇结石
    • 无机物:Na+、K+、Ca2+、HCO3-
  • 特点: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胆汁的作用

  1. 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中的胆盐、卵磷脂和胆固醇等均可作为乳化剂,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2. 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 肠腔中的脂肪分解产物,如脂肪酸、一酰甘油等均可掺入由胆盐聚合成的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的混合微胶粒[微胶粒(胆盐 + 卵磷脂)+ 脂肪分解产物(脂肪酸、一酰甘油等)]。
    • 混合微胶粒则很容易穿过静水层而到达肠黏膜表面,从而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同时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 A、D、E、K 的吸收
  3. 中和胃酸:
    • 使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
    • 同时也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最适 pH 环境。
  4. 促进胆汁自身分泌:
    • 胆盐的肠-肝循环:进入小肠的胆盐绝大部分(95%)由回肠黏膜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回到肝脏再形成胆汁。
    • 胆盐的利胆作用:返回到肝脏的胆盐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是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主要刺激物

胆囊的作用

  1. 储存和浓缩胆汁:在非消化期,壶腹括约肌收缩而胆囊舒张,因而肝胆汁经胆囊管流入胆囊内储存;在储存期,胆囊黏膜能吸收其中的水和无机盐类,使胆汁浓缩 4–10 倍(切除胆囊会使胆汁排出量增加)。
  2. 调节胆管内压和排出胆汁。

胆囊被摘除后,小肠内消化和吸收并无明显影响。这是因为肝胆汁可直接流入小肠的缘故。

实际上,胆囊摘除后可能会对消化和吸收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的运动

小肠运动的类型

  1. 紧张性收缩:小肠进行其他运动的基础,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
  2. 分节运动: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的运动,空腹几乎不存在,食糜进入小肠后逐步加强。
    • 频率梯度:由上至下,小肠的分节运动存在频率梯度,小肠上部频率较高,对食糜有一定的推进作用(较弱)。
    • 意义:
      1. 消化: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主要作用),有利于化学性消化。
      2. 吸收:增加食糜与小肠黏膜的接触,并不断挤压肠壁以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有助于吸收
      3. 推动食糜:分节运动由上而下的频率梯度,对食糜有一定推进作用。
  3. 蠕动
    • 可发生在小肠的任何部位。
    • 其作用是将食糜向小肠远端推进一段后,在新的肠段进行分节运动。
    • 推进速度为 0.5 -2.0cm/s(速度慢),行数厘米后消失(距离短)。
    • 特殊蠕动:
      • 蠕动冲:由进食时的吞咽动作食糜进入十二指肠而引起的一种传播很快(2–25 cm/s)很远的运动,可一次把食糜从小肠始段推送到末端,甚至可以到大肠。
      • 逆蠕动:在回肠末段可出现一种与一般蠕动方向相反的蠕动,作用是防止食糜过早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增加食糜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以便于对食糜进行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4. 小肠在非消化期(胃的 MMC 是在消化期间出现)也存在与胃相同的周期性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它是胃 MMC 向下游传播而形成的,其意义与胃 MMC 相似。

小肠运动的调节

  • 神经调节:
    • 肌间神经丛主要
    • 外来神经:
      •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肠壁的紧张性升高,蠕动加强
      • 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 体液调节:
    • 促进小肠运动:促胃液素P 物质、脑啡肽、5-HT
    • 抑制小肠运动:促胰液素、生长抑素、肾上腺素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 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排入大肠,有利于小肠的完全消化和吸收
  • 能阻止大肠内食物残渣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