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胆色素(bile pigment)
是体内铁卟啉类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
  • 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胆素
  • 胆色素主要随胆汁排出体外(从胆汁中析出可形成胆石)。
  • 胆红素居于胆色素代谢的中心,是人体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
胆色素代谢总图

胆色素代谢总图

胆红素的来源

体内铁卟啉类化合物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

  1. 血红蛋白
    • 衰老红细胞:胆红素 80% 以上来自衰老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白的分解。
    • 无效红细胞生成:小部分胆红素来自造血过程中红细胞的过早破坏。
  2. 还有少量胆红素来自其他含血红素蛋白如细胞色素 P450。
  3. 肌红蛋白由于更新率低,所占比例很小。

胆红素的生成

血红素
血红素
胆绿素
胆绿素
HO
血红素加氧酶
HO...
胆红素
胆红素
胆绿素还原酶
胆绿素还原酶
NADPH
NADPH
3 O2
3 NADPH
3 O2...
CO
Fe2+
CO...
单核吞噬系统细胞微粒体
单核吞噬系统细胞微粒体
Text is not SVG - cannot display

胆红素过量对人体有害,但适宜水平的胆红素是人体内强有力的内源性抗氧化剂,是血清中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可有效地清除超氧化物和过氧化自由基。

胆红素
胆红素
胆绿素
胆绿素
氧化性物质
氧化性物质
胆绿素还原酶
胆绿素还原酶
Text is not SVG - cannot display

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游离胆红素

  • 胆红素在单核吞噬系统细胞生成以后释放入血。在血浆中主要以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和运输。
  • 某些有机阴离子(如磺胺药、水杨酸、胆汁酸、脂肪酸等)可与胆红素竞争性地结合清蛋白,使胆红素游离。过多的游离胆红素因系脂溶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尤其是富含脂质的脑部基底核的神经细胞,干扰脑的正常功能,称为胆红素脑病核黄疽
  • 因此,血浆清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仅起到暂时性的解毒作用,这种未经肝结合转化的,在血浆中与清蛋白结合运输的胆红素称为未结合胆红素/血胆红素/游离胆红素
  • 未结合胆红素因分子内氢键存在,不能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只有在加入乙醇或尿素等破坏氢键后才能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偶氮化合物,故又称间接反应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血浆清蛋白(albumin)与胆红素的结合,一方面增加了胆红素的水溶性,提高了血浆对胆红素的运输能力;另一方面限制了它自由通透各种细胞膜,避免了其对组织细胞造成的毒性作用。

    但是与结合胆红素对比,未结合胆红素的水溶性仍较小,透过细胞膜的能力及毒性仍较大。

胆红素的代谢和分泌

胆红素的代谢结合胆红素

内质网
内质网
肝细胞
肝细胞
分离
分离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
胆红素
胆红素
胆红素-Y 蛋白、胆红素-Z 蛋白
胆红素-Y 蛋白、胆红素-Z 蛋白
配体蛋白(主要是 Y 蛋白)
配体蛋白(主要是 Y 蛋白)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
UGT
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UGT...
UDPGA(UDP-葡萄糖醛酸)
UDPGA(UDP-葡萄糖醛酸)
胆红素
胆红素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
UGT
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UGT...
UDPGA(UDP-葡萄糖醛酸)
UDPGA(UDP-葡萄糖醛酸)
胆管系统
胆管系统
Text is not SVG - cannot display
  • 在肝脏与葡糖醛酸结合转化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conjugated bilirubin)或肝胆红素
  • 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因分子内不再有氢键,分子中间的亚甲桥不在深埋于分子内部,可以迅速、直接与重氮试剂发生反应,故又称直接反应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 苯巴比妥等药物对 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具有诱导作用。

两种胆红素理化性质对比

理化性质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与葡糖醛酸结合未结合(未结合/游离胆红素)结合(结合胆红素)
产生的位置血(血胆红素)肝(肝胆红素)
与重氮试剂反应间接反应(间接胆红素)直接反应(直接胆红素)
水溶性小*
脂溶性
透过细胞膜的能力及毒性
能否透过肾小球随尿排出不能

胆红素的分泌

  • 结合胆红素水溶性强,被肝细胞分泌进入胆管系统,随胆汁排入小肠。此被认为是肝脏代谢胆红素的限速步骤,亦是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薄弱环节。
  • 胆红素排泄一旦发生障碍,结合胆红素就可返流入血。
  • 苯巴比妥等药物对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到胆汁的分泌也同样具有诱导作用。

胆红素在肠道中的转化与肝肠循环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肠黏膜重吸收
肠黏膜重吸收
胆素原:d-尿胆素原、中胆素原、粪胆素原
胆素原:d-尿胆素原、中胆素原、粪胆素原
胆素:d-尿胆素、i-尿胆素、粪胆素
胆素:d-尿胆素、i-尿胆素、粪胆素
肠菌
肠菌
回肠下段、结肠
回肠下段、结肠
空气氧化
空气氧化
肠道下段
肠道下段
大部分随胆汁排入肠腔
大部分随胆汁排入肠腔
小部分进入体循环
小部分进入体循环
尿
尿
胆素原的肝肠循环
胆素原的肝肠循环
Text is not SVG - cannot display
  • 粪便:
    • 胆素呈黄褐色,成为粪便的主要颜色。
    • 胆道完全梗阻时,粪便缺乏胆素而呈灰白色白陶土色
    • 婴儿肠道细菌稀少,未被细菌作用的胆红素随粪便排出,可使粪便呈现橘黄色
  • 尿液:
    • 尿胆素原(无色)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成尿胆素,成为尿的主要色素。
    • 梗阻性黄疸时,血清中的结合胆红素经肾排出,称为尿胆红素,是病理情况下尿的主要色素。
    • 尿胆素原、尿胆素、尿胆红素(正常人尿中检测不到)合称为尿三胆,是黄疽类型鉴别诊断的常用指标。
    • 使尿胆素原升高的因素:碱性尿、胆红素增加、肝功能受损

黄疸

三种黄疸的实验室检查对比

指标正常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5
血清胆红素
游离胆红素0–8 mg/L↑↑正常
结合胆红素极少极少2↑↑(胆汁淤积)
尿三胆
尿胆红素1--2++++
尿胆素原少量不确定
尿胆素少量不确定
尿色
加深加深3不确定
粪胆素原
40–280 mg/24h↓或 -4↓(或正常)
粪便颜色
加深白陶土色4变浅(或正常)
1:结合胆红素,来自血清结合胆红素。2:快速溶血时,肝脏尚能代偿。3:虽然尿胆素降低,但是尿胆红素显著升高。4:完全梗阻。
5:肝细胞黄疸时,由于肝功能受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降低,使血清游离胆红素累积;同时生成的结合胆红素减少,加上肝细胞肿胀压迫毛细肝管,造成肝内毛细肝管阻塞,使得粪胆素原减少,但是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正常极少);而尿胆素原虽然来源(粪胆素原进入肝肠循环入血)减少,但肝脏处理重吸收入血的粪胆素原的比例也减少,因此不能确定。
慢性血管外溶血由于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肝功能损害,可出现结合胆红素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