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 指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将合格的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接受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或环境中同步地进行研究和观测试验的效应(均衡性),并用客观的效应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试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ies)。
- 分配隐匿
- 为防止征募病人的研究者和病人在分组前知道随机分组的方案(盲法),一组防止随机分组方案提前揭秘的方法,称为随机分组治疗方案的隐匿,简称分组隐匿。
主要原则:
- 对照原则:设置对照组
- 随机化原则:常用随机分组方法有简单随机、分层随机、区组随机等。
- 盲法原则:常用双盲试验
- 均衡性
方案设计要素
研究对象的选择
- 有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
- 选择对干预措施有反应且可获益的人群
- 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群
- 选择依从性好、预期能完成试验的人群
样本量估计
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 实验组和对照组结局事件指标的数值差异大小(主要):差异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大
- 显著性水平:即 α[Ⅰ 型错误(假阳性错误)出现的概率],一般固定为 0.05
- 检验效能或把握度:即 1-β,一般将 β 定为 0.1
- 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后者所需样本量较大
- 研究对象分组:分组数量越多,所需样本量越大
- 资料类型:计数数据的基础发生率越低,或计量数据的总体标准差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资料分析和整理
RCT 的两个基本目标是获得试验的效力和效果:
整理资料时,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依从性情况将其分为四组:未完成 A 治疗或改为 B 治疗者;完成 A 治疗者;完成 B 治疗者;未完成 B 治疗或改为 A 治疗者。
- 意向性治疗(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
- 指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地分入 RCT 的任意一组,无论受试者是否真正接受并完成试验了该种治疗,都保留在原组进行分析(1 组 + 2 组 v.s. 3 组 + 4 组),可获得治疗的效果。
- 遵循研究方案分析[per-protocol analysis,PP]| 依从者分析 | 效力分析
- 只对试验依从者进行分析(2 组 v.s. 3 组),能反映试验的效力。
- 实际接受干预措施分析 | 接受治疗分析(as-treated analysis,AT)
- 对实际接受了干预措施者进行分析(1 组 + 3 组 v.s. 2 组 + 4 组),偏离或违背方案,两组缺乏可比性,结果可能失真。
优点和缺点
- 优点
- 前瞻性的对照设计:可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和暴露情况,外部因素影响小;可以验证因果推断。
- 组间可比性好:随机化保证组间基线均衡可比;分层随机化控制某些较大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可比性。
- 偏倚控制较好:随机分组可以控制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采用盲法、标准化的评价和测量指标等,可以有效避免信息偏倚。
- 病例诊断(采用金标准)和干预措施标准化:可有效防止各种主观、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结果的信度。
- 缺点:成本高、外部真实性受限、可能违背伦理。
特殊类型
交叉试验
- 交叉试验(cross-over design)
- 试验中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先后分别接受两种不同试验措施的处理,最后评价试验结果的一种临床试验性研究。
- 优点
- 具有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
- 设计特点:既有自身前后比较,也有组间比较,可大大减少样本量
- 缺点
- 应用范围受限:只适用于慢性、复发性疾病
- 试验过程包括洗脱期(可引起缺点 3、4)
- 如果试验周期过长,容易发生失访、退出、依从性下降等问题
- 很难保证第二阶段开始时,病例的病情处于与试验第一阶段开始时的相似状态,降低了阶段之间的可比性
自身前后对照试验
- 自身对照试验(before-after study in the same patient)
- 指每一个受试对象,先后接受试验和对照两种不同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最后将两次先后观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的一种设计方案。
其他
- 基于单个个体的随机对照试验:单个或数个慢性病个体,多轮、多阶段随机对照试验
- 非等量随机对照试验:各组例数不等
- 整体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整群随机法分组
其他对照试验
- 半随机对照试验
-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非随机分组)
- 历史性对照试验
- 单臂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