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 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是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
  •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 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乡村振兴战略
  • 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
  • “十个明确”: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政治、看齐、核心、大局)、坚定“四个自信”[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最深层次)]、做到“两个维护”(党中央、习近平)。
    2.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 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5.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 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8. 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9.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问题有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 “中国梦”:
    • 中国梦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保障
      •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必然要求
      •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
    • 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
  • 新发展阶段:理论依据——必然和阶段之统一;历史依据——站富强;现实依据——物质基础。
  •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 新发展理念:
    1. 创新发展动力问题)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 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 绿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4. 开放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 生态文明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怎样构建新发展格局?
    • 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产业链、供应链),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 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
  • 两个确立:内容: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
    •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
    • 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 总体国家安全观:政治安全是根本,人民安全是宗旨
  • 政治制度:
    • 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党的领导制度具有统领地位。
  •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 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题的正确道路。
  •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的民族关系。
  •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 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关键是求同存异
  • 人民政协主题是团结民主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4.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5.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6.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 发展实体经济,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 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 我们要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新变化。
    1. 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
    2. 新工业革命给制造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
    3. 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任务日益紧迫。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结合,这是它的内在要求。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
    • 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 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建设的基石),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 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三农”工作的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
  •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在供给侧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 经济体制改革关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 公有制经济(经济制度基础);混合所有制经济(经济制度实现形式)
  • 公有制:主地位;国有经济:主作用;国有经济起战略支撑作用。
  • 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 对外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
  •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2.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3.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筑牢国家安全根基的迫切需要。
  •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
  • 科技自立自强: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 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重中之重)、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 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建设生态文明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多党合作是其核心内容。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5 年,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 年,创新强国
  • 社会治理:
    1.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
    2.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3.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4.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5. 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6.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生态文明
    • 核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 方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 具体措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
  •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根基;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居于引领地位。
  • 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谈及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历程时,总结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出多项改革方案,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 全面深化改革:
    • 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主线:制度建设
    • 重点:经济体制改革
    • 突破口: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
  •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新时代党的建设,习近平强调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显著特点和特有优势。制度治党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
    • 制度治党: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
    • 思想建党:党的各项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的基础;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
    • 组织建设的重点是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有坚实基础。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 依法治国:
    •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 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 构建法治国家的主体是法治政府,基础是法治社会,目标是法治国家
  • 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1.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工作路线。
  •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继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源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指标
  •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三个主要方面是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
  •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境态源(晋太元中))。
  • 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 四个自信的
    • 基本依据是我国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 最坚实的基础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
  • 习近平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徒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 如何管党国家军队问题已解决,党的八项规定是徙木立信之举,也是解决管党国家军队的破局点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
  • 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四个以”来进行,即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 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
  • 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我们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跻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所公布的远景目标,首次提及共同富裕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
  •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总路径。
  • 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四个坚持”:第一,要坚持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第二,要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第三,要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第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 全面开放的基本内涵(向公主赢面包):坚持双向开放、坚持公平开放、坚持主动开放、坚持共赢开放、坚持全面开放、坚持包容开放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 最高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 中央政府对特别行政区拥有全面管治权: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的源头
    3. 把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保证香港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
  • 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是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 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首要之义是反对保护主义
  • 习主席的三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对于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给出的第二个答案
  •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坚持党的领导,一个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安全方面: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 经济方面: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 文化方面: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 政治方面: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
  • 坚持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
    •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基本立足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 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
    1. 推进现代化建设
    2.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3.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 党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
  • “务必”:
    • 毛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
    • 习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CT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