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简单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经济
  • 发达的商品经济:即资本主义经济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价值是什么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1. 社会分工的存在;
    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 商品二因素:具有使用价值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 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 交换价值:

    •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 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
  •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 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具体劳动的概念: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 抽象劳动的概念: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 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价值如何衡量

  •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
      • 商品价值的质即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
      • 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 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条件单位商品的
价值量
相同时间生产
商品的数量
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
使用价值量
使用价值总量
社会(部门)
劳动生产率增加
不变不变
个别劳动
生产率增加
不变不变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自发实现)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价值如何表现

价值通过交换表现出来。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价值的最初的表达形式),如“一只羊换两把石斧”
  •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 一般的价值形式
  • 货币形式(价值的最终/终极表达形式),“一两黄金换一只羊”
货币的概念和职能
  • 概念: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职能:
    1. 价值尺度:
      • 原因:货币也是商品
      • 可以是观念的货币
    2. 流通手段:
      •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货币可以不足值,甚至可以是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功能的工具/价值符号)
      •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3. 贮藏手段
    4. 支付手段:
      • 指货币具有清偿、偿付、结算的功能,如发放工资、赊账等
      • 买卖交易时空分离,可以没有现货交易(区别于流通手段)
      • 可以不足值
    5. 世界货币
货币产生后整个商品世界的变化
  • 分化为两极:
    •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 另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价值有何规律价值规律

  • 价值规律内容(不变):
    •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 (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的)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在其他时期会改变):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必须通过交换实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转化,即“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商品拜物教

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1.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只有采取了同质的价值形式才能在交换中体现出来。
  2. 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
  3. 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了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间相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使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具有了拜物教性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后者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3. 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4.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从这里开始进入发达商品经济相关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
    1.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2.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 资本的原始积累:
    • 概念:以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 途径:
      1.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2.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产业革命两场革命。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自由”得一无所有
    1.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 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包括三个部分:
    1.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商品)。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及其特点

  • 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
    2. 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1.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2. 劳动成果或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
  •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 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产生的过程

工人工作时间包子剩余价值(m)
慈善家40204 h600
资本家80208 h12020
  • 劳动的角度:
    • 具体劳动:
      • 生产最终商品的使用价值
      •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80)
    • 抽象劳动:
      • 创造新价值(120 - 80)
  • 劳动时间的角度:
    • 必要劳动时间(4 h):
      • 工人为自己劳动的时间
      • 工人创造出自己的劳动力价值(即工资)的劳动时间
    • 剩余劳动时间(8 h - 4 h):
      • 工人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
      • 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
  • 资本的角度:
    • 不变资本(c):(80 的面)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 可变资本(v):(20 的工人)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

$$m\prime=\frac{m}{v}=\frac{剩余劳动}{必要劳动}=\fra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

  1.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最终会变为全社会相对剩余价值的提高。

资本的积累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用来买劳动力)。
  •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
    •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 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 资本积累的后果:
    •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
      1. 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2. 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见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

  •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 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的两部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即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资本的比例)。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 $c:v$ 来表示。

资本有机构成与失业现象的关系
随着资本不断积累,资本家生产商品的方式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提高,所需的劳动力的比例逐渐下降,导致失业现象的发生。
  • 相对过剩人口:
    •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的。
    • 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

  •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1. 购买阶段: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
    2. 生产阶段: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
    3. 售卖阶段: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1.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2.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关键的因素有两个:资本周转时间;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马克思对资本家全部垫付资本的三次划分

内容依据
第一次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否增殖(是否能带来剩余价值)
第二次划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在资本循环中执行的不同职能
第三次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资本的周转方式

举例

固定/流动资本货币/生产/商品资本不变/可变资本
奶牛固定生产不变
种牛固定生产不变
肉牛流动商品不变
劳动力流动生产可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
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 $c + v + m = 商品价值$: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化(c)、凝结在产品中的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
    • 简单再生产:
      • Ⅰ: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Ⅰ_c + Ⅰ_v + Ⅰ_m = 生产资料的价值$:
        • $Ⅰ_c$:生产生产资料所需的生产资料,来自本部门
        • $Ⅰ_v + Ⅰ_m$: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资料,来自部门 Ⅱ
      • Ⅱ: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Ⅱ_c + Ⅱ_v + Ⅱ_m = 生活资料的价值$:
        • $Ⅱ_c$:生产生活资料所需的生产资料,来自部门 Ⅰ
        • $Ⅱ_v + Ⅱ_m$: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资料,来自本部门
    •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
      • 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 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 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在量上是不相等的,其差值为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的工资形式通过使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偿劳动,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利润和平均利润
  • 利润的本质:
    •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形成:
    • 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
    •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作平均利润。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c+v+\overline{r}$),即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价值规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 利润平均化规律,反映了在瓜分剩余价值上,资本家之间存在竞争和矛盾;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资本家之间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变化:
    • 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 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r\prime(利润率) = \frac{r(利润)}{c+v}
\,.$$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3.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马克思的理论贡献)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的贡献
  • 在哲学上: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
  • 在理论上: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
  •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但是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 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2. 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本质阶段)、萧条、复苏和高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国家、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
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
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
  • 资本主义法制: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和局限

  • 进步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 局限性: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1.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其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文明进步成分,我们应该加以研究、参考和借鉴。但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具有极大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分析、批判和摒弃。

CT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