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思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 时代背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革命与战争”)。
  •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之后再详述。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

  1. 实事求是(根本思想路线)(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 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3. 独立自主(根本政治原则):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

  1.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 是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统一全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全党的拥护。
  • 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国情: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既不平衡。
  •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根本任务(目标):
    •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反帝),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反封)。
    • 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改善人民生活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 根本目的(目的是更深层次、更根本、更概括性的):扫除阻碍中国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1. 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为中华民族找到出路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需要,以及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1939 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 1948 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领导),人民大众的(动力),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象)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1. 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
  2. 封建主义: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3. 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

  1.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2.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
  3. 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
  4. 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 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 农民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3. 城市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大山”的压迫。
  4. 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
    •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 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
    • 共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
    • 个性(中国无产阶级的独特优点):
      1. 从诞生之日起,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和彻底
      2. 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强大革命力量的形成;
      3. 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使得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 条件:率领被领导者斗争并取得胜利(有希望);给被领导者以物质福利(有好处);并进行政治教育
    • 关键: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 基本策略: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 坚强支柱:革命武装力量
    • 根本保证党的建设
中国革命的“问题”
  • 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 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 中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任务/对象性质指导思想前途所属范围领导者
反帝反封资本主义民主革命三民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
反帝反封资本主义民主革命马克思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
社会反资反私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思想社会主义国家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
  •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左”倾和右倾两种错误思想:
    • “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
    • 右倾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同样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1940 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1945 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现在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 主要内容: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 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1.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反帝):
    • 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
    • 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2.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反封建):
    • 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
    • 对于封建时代创造的文化,应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 同时要尊重中国的历史,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文化,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
  3.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也就是民主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 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早期,在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前两篇),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主要是第三篇)(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 道路的最终确立:1938 年 11 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战争和战略问题》)上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而确立了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

  • 必要性:
    1. 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2. 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 可能性:
    1. 缝隙和可能:近代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
    2. 群众基础好: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
    3.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4.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5. 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 怎样走这条道路:
    1.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2.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3.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经验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
  •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 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2.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 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1. 【统一战线的基础】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2. 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 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
    1.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2.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最重要的经验),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要依据革命的需要,对资产阶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联合民族资产阶级要针对其两面性特点,在联合的过程中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必要的斗争。
    3. 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在革命进程中,要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4.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要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

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

战线历史时期主要策略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大革命时期推翻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共产党员以个人
名义加入国民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打土豪,分田地,壮大工农武装力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团结中华
民族的力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武装斗争
  •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 建设人民军队的经验:
    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2. 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坚持这一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它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是人民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3.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党的建设
  • 党的三大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 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
    1. 必须把思想建设(习近平六大建设中,政治建设放首位)始终放在首位。
    2. 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要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
    3. 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4. 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三者的关系
  •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 理论上: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2. 实践上: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于 1949 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 国际上: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力量。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 经济方面: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主要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领导地位)、个体经济主体,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
    • 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半社会主义性质):
      1. 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2.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 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 政治方面:
    • 阶级构成和主要矛盾:
      •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 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主体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详见史纲。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另见史纲。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 我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2.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 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3.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同农业改造)。
  • 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必要性
    1. 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3. 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4. 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5.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
    1. “有觉悟”: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2. “合作过”: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的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3. “依赖我”: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
  • (1)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
    • 对私营工业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
    • 对私营商业经销代销
  •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 (2)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四马分肥
    • (3)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定股定息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1956 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

  1.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
  2.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消灭了剥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2. 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称为国家主人)。
  4. 使占世界人口 1/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 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论十大关系》

1956 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 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原则/指导思想
  • 方针: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两个“标志”:标志着党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始
  • 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有一个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
毛泽东没有使用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中首次提出。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毛泽东在 1957 年 2 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内容: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 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2.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 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根本任务:据此,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3.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 敌我矛盾是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这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
    •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4. 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 解决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采用专政的方法。依法治罪,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
    •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采用民主的方法(总方针)。所谓民主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1.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2.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3. 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4. 对于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6.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6. 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
    • 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六个必须”)

1956 年 9 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1.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
    2.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1.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
      2. 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3. 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3. 朱德提出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 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 毛泽东:
      • 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 两参一改三结合
    2. 刘少奇: 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
    3. 陈云: 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4. 邓小平: 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初步探索的意义
    1.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 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 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关系:
    • 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经验并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