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鸦片战争

  • 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
    • 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如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包括:
    1. 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割占香港岛;
    2. 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
    3.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
    4.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协定关税。
  • 侵略及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后果。
    •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国情)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1. “殖民地”: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2. “半”: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的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由于它与连名义上的独立也没有而由殖民主义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
  •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1. “改变”: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2. “不能变”: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政治层面:
    •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 经济层面:
    • 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 社会层面:
    • 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最本质,可以代表国情)。
    •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1. 地主阶级本身发生了某些变化。
  2. 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3. 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4.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小资不是资
小资产阶级有一定资产,但是不剥削他人,属于劳动人民。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后的任务)。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

领域侵略的具体表现
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1
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把持海关行政权
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
的经济命脉;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1
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19 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
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1:军事侵略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掠夺的表现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 中法战争期间,1884 年 8 月,法舰进犯台湾基隆,同年 10 月,又进犯淡水,都被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
    • 在中越边境镇南关(今友谊关),年近 70 岁的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副都统海龄(满族)。
    • 中日甲午战争时,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等,都以身殉国。

义和团运动

  • 局限性:
    • 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 由于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
    • 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迷信、落后的倾向。
  • 进步性:
    • 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瓜分图谋与边疆危机
  •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 【甲午战争前】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 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
    • 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
    • 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 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三岛)割让给日本。
    • “三国干涉还辽”:
      • 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便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还辽,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以再向中国勒索 3000 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
      • 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
    • 德、俄、、法、日等国于 1898 年至 1899 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标志着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掀起。
“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
  • 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 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民族意识的觉醒

  •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在五四运动时全面觉醒)。
近代思想
  •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 林则徐后来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四洲志》的书稿交给好友魏源。
    • 魏源在 1843 年 1 月编成 《海国图志》。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早期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追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 1895 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 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 年正式出版)。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 孙中山 1894 年 11 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1. 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2. 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出现大量流民)。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 1853 年 3 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天朝田亩制度》
  • 内容及性质:
    •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纲领性文件。
    •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 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 进步性:
      •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土地所有制
      • 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 局限性:
      • 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 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能付诸实施。
《资政新篇》
  •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 进步性:《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 局限性: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1.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
  5.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失败的原因:
    1. 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1. 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
      3. 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 太平天国在军事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3. 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持: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4. 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5.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 失败的教训:
    1.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2.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运动的兴衰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派及其指导思想
  •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原因:
    • 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
    • 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纲领):“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
  1. 兴办近代企业:
    • 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 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 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2. 建立新式海陆军。
  3.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主要是学习技术)。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 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2.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自然)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3. 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 洋务运动失败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 洋务运动对列强具有依赖性;
    3.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维新派宣传维新的活动
  1. 向皇帝上书:如康有为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 1895 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
  2. 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没有全盘否定孔学),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3.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如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
  4. 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5. 设学堂:重要的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等。
  6. 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 论战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 要不要变法。守旧派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而维新派则提出,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
    2.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清末新政“废科举”)和兴西学
  • 对“论战”的评价:
    1. 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2. 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3.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 “百日维新”的内容主要有:
    1.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2. 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3. 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4. 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 “百日维新”的性质:
    •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改良运动: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 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良方案。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 其他:
    • 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1.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 维新派的局限性
      1.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 惧怕人民群众【精英革命】。
  • 教训:这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资产阶级革命派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 庚子赔款 ← 《辛丑条约》 ← 八国联军侵华。
    • 《辛丑条约》的历史意义:
      1. 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正式/彻底沦为两半社会
      2. 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3. 国人对待革命的态度发生变化。
  2. 清末“新政”的破产:
    • 从1906 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 预备立宪的失败:
      • 在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清政府 1906 年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二并于 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预备立宪期为 9 年的君主立宪方案。
      •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3.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精英革命】逐渐成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 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哉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 宣传书籍:
    • 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邹容写了《革命军》;
    • 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
  • 革命团体与革命政党:
    • 从 1904 年开始,出现了 10 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 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 第一个革命政党:同盟会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 革命纲领:
    •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1905 年 11 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
    1.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 内容:
        1. 驱除鞑虏: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2. 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
      • 缺陷:
        1. 不反帝: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2. 反封不彻底: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2.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 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
      • 缺陷:民权主义归根到底都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人民的民主权利很难得到真正的保证。
    3.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 内容【土地政策】(未真正执行):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土地国有化思想)。
      • 缺陷(不分地,没有“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 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内容)主要有三个: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双方论战的焦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 对论战的评价(意义):
    • 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 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 革命派在论战中对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对封建势力具有软弱性),并且反对贫困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王朝的覆灭

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辛亥革命早期运动)
  1.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
  2. 影响最大的是 1911 年 4 月 27 日举行的广州起义,其中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3. 1911 年 5 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保路运动),其中以四川为最烈。
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 1911 年 10 月 10 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于覆灭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 “独立”各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 1912 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 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
  • 地位和性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 内容:
    •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 评价:
    • 进步性:
      • 《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 《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 它不仅具有现实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局限性:
      • 软弱性: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南京临时政府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 不彻底: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包括帝国主义,虽然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3.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4.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1. 政治方面: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孙中山没能完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2. 经济方面: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 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
  •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原因:
    1. 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
    2.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1. 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
  2. 蔡铐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3. 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
  • 对孙中山本人的评价(只褒不贬):
    • 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 他在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建立了历史功勋,是 20 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 但是,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
  • 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
    - 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 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 主观原因(不是说孙中山):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1.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1. 客观社会条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 阶级基础: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产生大量无产阶级);
  3. 理论基础: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
  4. 干部条件。
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
  •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的是辛亥革命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为争取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 没有继承:
    •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 马克思主义
    • 革命方法:精英革命 → 群众路线
    • 革命前途:资产阶级共和国 → 社会主义共和国
CT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