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
- 一群必须在厌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根据其是否能形成芽孢,可将厌氧性细菌分为两大类:
厌氧芽孢梭菌属
- 严格厌氧菌,抵抗力强
- 形态与染色:
- G+,能形成芽孢
- 除产气荚膜梭菌等极少数外,均有周身鞭毛、无荚膜,芽孢直径比菌体宽大,使菌体膨大呈梭状
- 致病性:强,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和侵袭性酶
- 防治:类毒素疫苗和抗毒素
破伤风梭菌
生物学特性
- 形态与染色:芽孢正圆形,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 鼓槌状
- 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血平板上培养,呈 β 溶血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
致病因子(外毒素):
- 破伤风痉挛毒素:神经毒素,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毒性极强,致死量小于 1μg
- 破伤风溶血素:对氧敏感
所致疾病:破伤风
- 致病条件: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如:
- 伤口窄而深,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 大面积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
- 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形成的伤口。
- 致病特点: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致病作用完全依赖于外毒素经运动神经终板吸收,沿神经纤维间隙逆行至脊髓前角细胞,上行至脑干或经淋巴液或血液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 临床表现:
- 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咀嚼肌痉挛
- 角弓反转:持续性背部痉挛
免疫性
主要依靠抗毒素中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一般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 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进行人工免疫。
微生物学检查
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凭典型症状和病史即可做出诊断。
防治原则
- 非特异性治疗:正确处理伤口及清创、扩创,防治厌氧微环境形成;
- 特异性紧急预防:破伤风抗毒素(TAT,需要皮肤过敏试验)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迅速获得被动免疫;
- 特异性预防:百白破三联疫苗(含破伤风类毒素);
- 特异性治疗:
- 抗毒素:早期、足量使用 TIG 或 TAT;
-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也可用四环素、红霉素等。
产气荚膜梭菌
生物学特性
- 形态与染色:两端平切的粗大杆状,芽孢比菌体细,位于次极端,在人或动物体内可见明显的 荚膜
- 抗原组成和分类:根据 4 种主要毒素的抗原性分为 A~E 5 种血清型,对人致病的主要是 A 型
- 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 生长迅速(繁殖周期仅为 8min)
- 血琼脂平板上可见双层溶血环,内环是由于 θ 毒素(溶血素、细胞毒素)引起的完全溶血,外环是由 α 毒素(卵磷脂酶)引起的不完全溶血
- 蛋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是由于 α 毒素分解卵磷脂所致,若加入 α 毒素的抗血清,则不会出现浑浊,此现象称 Nagler 反应,是本菌的特点
- 在牛乳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地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称汹涌发酵现象,是鉴别本菌的主要特征。
致病性
致病物质:菌体成分(荚膜)、侵袭性酶和多种外毒素,有些外毒素同时是侵袭性酶
- α 毒素(卵磷脂酶):A 型产量最大,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溶血和组织坏死,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其主要作用
- β、ε、ι 毒素:仅部分型别可产生,引起坏死损伤和血管通透型增加
- 肠毒素:肠毒素毒性(呕吐、腹泻),细胞毒性
所致疾病:
- 气性坏疽:主要由 A 型产气荚膜杆菌引起,以组织坏死、气肿和全身中毒为特征,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杆菌类似,即需要形成厌氧微环境
- 坏死性肠炎
- 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查
- 标本:深部创口取样
- 直接涂片镜检:革兰氏阳性大杆菌,白细胞少且不典型(被毒素杀死),伴有其他杂菌
肉毒梭菌
生物学特性
- 形态与染色:芽孢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是细胞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
- 抗原结构和分类:根据神经毒素的抗原性分为 A~G 7 个型
致病性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已知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致死量约为 0.1μg,作用于外周神经肌肉接头,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 20min 即可被破坏。
所致疾病:
- 食物中毒:
- 病因:食入毒素
- 临床症状:以
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主要为松弛型神经末梢麻痹
- 婴儿肉毒病:
- 食入肉毒梭菌芽孢,芽孢发芽、繁殖,产生毒素
- 临床症状:类似于肉毒毒素食物中毒,早期表现为便秘、吸乳无力,病死率不高
- 创伤感染中毒:伤口被肉毒梭菌芽孢污染,偶尔见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患者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C. difficile)是人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对氧十分敏感,很难分离培养,故得名。
致病性
一般不致病,当临床长期使用或不正当使用某些抗生素后,引起菌群失调,导致艰难梭菌大量繁殖而致病。
- 致病物质:A 毒素(肠毒素)、B 毒素(细胞毒素)
- 所致疾病:假膜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