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类和动物的某一传染病是由同一病原菌引起,则称为人畜共患病(zoonosis),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即动物源性细菌。
布鲁斯菌
布鲁斯菌(Brucella)共有 6 个生物种,其中羊布鲁斯菌、牛布鲁斯菌、猪布鲁斯菌和犬布鲁斯菌对人致病,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羊布鲁斯菌。
生物学特性
- 形态与染色:G- 小球杆菌或短杆菌
- 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 抵抗力:较强,在土壤、毛皮、病畜的脏器肉及鲜奶中可存活数周及数月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
- 感染途径:
- 经口:最常见,食入污染的动物制品,如牛奶及奶制品
- 经呼吸道或眼结膜
- 经皮肤
- 常见患者:
- 和动物密切接触者
- 饮用生奶者
- 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侵袭性酶
- 所致疾病:
- 人类:反复发生的菌血症导致患者发生波浪热;人类胎盘不含赤藓糖醇,故人类感染后不会引起
流产 - 感染家畜:母畜流产
- 人类:反复发生的菌血症导致患者发生波浪热;人类胎盘不含赤藓糖醇,故人类感染后不会引起
免疫性
- 带菌免疫,即体内有布鲁斯菌存在时,对再次感染有较强免疫力。
- 细胞免疫与迟发型超敏反应交织存在。
炭疽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属
- 形态与染色:G+ 大杆菌,可形成芽孢
- 培养特性:需氧,多数在有氧条件下形成芽孢
- 致病性: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如炭疽芽孢杆菌(最主要)和蜡样芽孢杆菌为致病菌
生物学特性
- 形态与染色:G+ 粗大杆菌,两端平切,有荚膜,无鞭毛,芽孢呈椭圆形,小于菌体宽度,位于菌体中央,排列呈竹节状,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
- 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卷发状菌落——灰白色粗糙菌落,边缘不整齐
- 有毒株在含 NaHCO3 的琼脂平板上产生荚膜,形成黏液性菌落
- 抵抗力:
- 繁殖体同一般细菌;芽孢抵抗力强,可在干燥土壤中存活 20 余年,在皮革中也可存活数年
- 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
致病性
致病物质:
- 荚膜:抗吞噬
- 炭疽毒素:
- 水肿因子(EF)、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
- EF、LF 单独存活时无活性,但与 PA 结合后可分别形成水肿毒素和致死毒素
所致疾病:炭疽病,可并发败血症,导致急性出血性脑膜炎,死亡率极高
- 传染源:患病的食草动物及其制品或被污染物
- 感染途径及所致疾病:
- 接触 → 皮肤炭疽
- 食入 → 肠炭疽
- 吸入 → 肺炭疽(最严重)
微生物学检查
- 标本:严禁在室外剖检病体
- 直接涂片镜检:荚膜,竹节状排布
- 分离培养与鉴定:
- 血琼脂平板或 NaHCO3 琼脂平板,观察菌落特点
- 青霉素串珠实验、噬菌体裂解实验
防治原则
- 疫苗
-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耶尔森菌(Y. pestis)俗称鼠疫杆菌,归属耶尔森菌属,该属共有 11 个菌种,对人致病的主要有:
- 鼠疫耶尔森菌:鼠疫;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小肠炎、结肠炎、败血症等;
- 假结核耶尔森菌:胃肠炎、肠系膜淋巴肉芽肿。
生物学特性
- 形态与染色:G- 短杆菌,两端浓染,有荚膜,无鞭毛、芽孢,菌体形态、大小变化较大
- 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肉汤培养基中最初为浑浊生长,逐渐变为沉淀生长,48h 后形成菌膜,稍加摇动后菌膜呈 “钟乳石”状下沉,有鉴别意义
- 抗原构造:
- F1 抗原:荚膜抗原
- V/W 抗原:菌体表面抗原
- 鼠毒素
- 外膜抗原:鼠疫耶尔森菌的外膜蛋白(Yop)
- 内毒素:与肠道杆菌内毒素相似
- 抵抗力:较弱
致病性
致病物质:
- 菌体物质:荚膜、F1 抗原、V/W 抗原、外膜抗原
- 外毒素:鼠毒素(MT,主要致病物质)
- 内毒素
所致疾病:鼠疫
- 传染源:鼠,患病者
- 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
- 鼠蚤/人蚤 → 腺鼠疫:导致淋巴结炎,引起淋巴结肿大、出血、坏死
- 染菌的尘埃进入呼吸道 → 肺鼠疫(也可由腺鼠疫或败血症型鼠疫蔓延所致):严重的支气管肺炎症状
- 败血症型鼠疫:多数为腺鼠疫或肺鼠疫发展而来,全身器官出血和坏死损伤,患者几乎全部死亡
防治原则
- 消灭传染源:灭鼠灭蚤
- 疫苗:无毒株活菌疫苗接种
- 治疗:早期(发病 48h 内)足量用药,首选链霉素和庆大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