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理

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血浆

  • 血浆中电解质的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血浆与组织液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的含量。
  • 血浆蛋白:血浆所含多种蛋白的统称
    • 含量:正常成年人血浆蛋白含量为 65–85 g/L,白蛋白(40–48 g/L)> 球蛋白(15–30 g/L)> 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Ⅰ)
    • 球蛋白分为 α1、α2、β、γ-球蛋白
    • γ-球蛋白来自浆细胞,白蛋白和大多数球蛋白由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也主要由肝细胞合成。肝病时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常引起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下降。
    •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1. 血浆胶体渗透压: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
      2. 结合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可逆性结合,既使激素不会很快经肾脏排出,又可以延长这些激素在血浆中的半衰期。
      3. 载体: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以及一些异物(包括药物)等低分子物质
      4. 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纤溶等生理过程
      5. 免疫作用:抵御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的入侵
      6. 营养作用

血细胞

  • 红细胞: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数量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 99%
  • 白细胞:(4.0–10.0)×109/L
  • 血小板:(100–300)×109/L
血细胞比容
  •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 40%–50%,成年女性为 37%–48%
  • 红细胞数量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 99%,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
  • 贫血患者血细胞比容降低
  • 由于红细胞在血管系统中的分布不均匀,大血管中血液的血细胞比容略高于微血管

血液的理化性质

血液的比重

  • 血液红细胞数量越多,全血比重就越大
  • 血浆的比重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 红细胞的比重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血液的黏度

  • 全血的黏度: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还受血流切率的影响
  • 血浆的黏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含量的多少
  • 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浆渗透压

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容积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总渗透浓度约为 300 mmol/L,即约 300 mOsm/(kg×H2O),相当于 770 kPa 或 5790 mmHg。

  1. 晶体渗透压
    • 由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80% 来自 Na+ 和 Cl-
    • 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
  2. 胶体渗透压:一般为 1.3 mOsm/(kg×H2O),相当于 3.3 kPa 或 25 mmHg
    • 由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75%–80% 来自白蛋白
    • 作用: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正常的血浆容量
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
  • 等渗溶液:在临床上和生理实验中所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
    • 等渗溶液有5% 的葡萄糖注射液、0.9% 的氯化钠注射液、5% 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87% 的乳酸钠溶液、1.4% 的碳酸氢钠溶液、0.9% 氯化铵溶液、2:1 等张含钠液
    • 低渗溶液/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分别称为高渗或低渗溶
  • 等张溶液:一般把能够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
    • 是一种特殊的等渗液体:是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
  • 等张一定等渗,等渗不一定等张
    • 0.9% NaCl——等渗、等张
    • 1.9% 尿素——等渗、不等张

血浆 pH

正常人的血浆 pH 为 7.35–7.45。当血浆 pH 低于 7.35 时,称为酸中毒,高于 7.45 时称为碱中毒;血浆 pH 低于 6.9 或高于 7.8 时都将危及生命。

血浆 pH 恒定的维持
  • 血液内的缓冲物质
    • 血浆内:NaHCO3/H2CO3(最重要)、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
    •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等缓冲对,也参与维持血浆 pH 的稳定。
  • 肺和肾的功能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临床上常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血持续的时间,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反映机体血小板功能,正常人不超过 9 分钟(模板法)。

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是指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反映机体凝血功能

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生理 血液生理#血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

血型和输血原则

血型(blood group)
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这种抗原是由种系基因控制的多态性抗原,称为血型抗原
红细胞凝集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一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

  • 凝集原: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其抗原决定簇,这些抗原在凝集反应中被称为凝集原。
  • 凝集素: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则称为凝集素,凝集素为 γ-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CT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