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中枢对躯体感觉的分析

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丘脑前的传入系统

躯体感觉传导通路(A)和感觉通路横断面(B)示意图

躯体感觉传导通路(A)和感觉通路横断面(B)示意图

S:骶;L:腰;T:胸;C:颈

  1. 深感觉(本体感觉)、精细触-压觉(“本体”、“精细”,一听就比较重要,要亲自送到上面再交叉) → 脊髓后索的薄束、楔束 → 薄束核、楔束核(第一次换元) → 纤维交叉(交叉) → 内侧丘系 → 丘脑的后外侧腹核(第二次换元) → 中央前回
  2. 浅感觉(痛觉和温度觉、粗略触-压觉(没那么重要,先交叉在上传) → 脊髓中央灰质后角(换元) → 白质前连合(交叉)
    • → 前外侧索传入系统(粗略触压觉在前面,痛觉和温度觉在旁边等着)
      1. 粗略触压觉 → 腹侧的脊髓丘脑前束
      2. 痛觉和温度觉 → 外侧的脊髓丘脑侧束
    • → 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大部分)/丘脑中线区和髓板内的非特异投射核(少部分) → 中央前回
“粗略”的粗略触-压觉
  • 部分不交叉:小部分传导粗略触-压觉的纤维不交叉并在同侧脊髓丘脑前束上行。
  • 上传也很“粗略”:
    • 痛觉、温度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在进入水平的上下 1–2 个节段内即全部换元并经前连合交叉到对侧。
    • 粗略触-压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可分成上行和下行纤维,其换元可发生在多个节段范围,局限的脊髓节段病变(如局限的脊髓空洞症)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脊髓损伤表现
  • 一侧脊髓发生横断损伤:
    •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和精细触-压觉障碍
    • 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压觉障碍
  • 脊髓空洞症患者如果仅中央管前交叉的感觉传导纤维受到较局限(受累脊髓节段少)的损害: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压觉障碍分离
    • 痛觉和温度觉:病变节段以下双侧皮节的痛觉和温度觉障碍
    • 粗略触-压觉:基本正常
脊髓压迫表现
脊髓丘脑前束、侧束有内到外的顺序均为从重要到不重要:颈、胸、腰、骶。
  • 肿瘤从外压迫脊髓丘脑束:首先波及的是来自骶、腰部的纤维,病变早期可出现骶部或腰部痛觉和温度觉的缺失(侧束)
  • 高位脊髓中央发生肿瘤:首先发生颈部或胸部的浅感觉丧失(前束)

丘脑的核团

  • 第一类细胞群:特异感觉接替核
    • 丘脑后腹核:躯体感觉中继站,第三级感觉神经元投射到中央后回
    • 内侧膝状体:听觉中继站,投射到听皮层
    • 外侧膝状体:视觉中继站,投射到视皮层
  • 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
    • 接受来自特异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 功能主要是协调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的联系
  • 第三类细胞群:非特异性投射核
    • 多次换元接替后弥散的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具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的作用
    • 束旁核可能与痛觉传导有关

感觉投射系统

  1. 特异投射系统:
    • 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 功能:引起特定感觉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2. 非特异投射系统:
    • 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 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这是特异投射感觉系统产生特定感觉的基础。

躯体感觉的皮层代表区

  • 体表感觉代表区
    • 第一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相当于 Brodmann 分区的 3-1-2 区。 其感觉投射有以下特点:
      1. 左右:
        • 躯干和四肢部分的感觉为交叉性投射,即躯体一侧的传入冲动向对侧皮层投射。
        • 头面部感觉的投射则为双侧性的
      2. 上下:
        • 总体倒置:下肢上段在顶部膝以下在半球内侧面;上肢在中部;头面部在底部
        • 头面部局部正立:在头面部的代表区内部,其排列是正立的。
      3. 大小:
        • 体表感觉皮层的投射区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而非躯体感受区域的面积,分辨愈精细的部位,代表区愈大,如拇指、示指和嘴唇的代表区。
    • *第二感觉区:大脑外侧沟上壁,面积远小于第一感觉区
      • 身体各部分向第二感觉区的投射很不完善,定位也不太具体
  • 本体感觉皮层代表区:本体感觉代表区就是运动区,在人脑中位于中央前回(4 区)
  • 躯体痛觉的信息处理:既有向第一、第二感觉区投射(特异性投射主要),也经过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中枢对内脏感觉的分析

  • 内脏感觉的传导通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入
  • 内脏感觉的代表区
    • 内脏痛在皮层没有专一代表区,而是混杂在体表第一感觉区中
    • 内脏感觉的皮层代表区部分与躯体代表区重叠

痛觉

痛觉(pain)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有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常伴有情绪变化,防卫反应和自主神经反应。

痛觉分类

  • 体表痛和深部痛(躯体感觉):大脑皮层对来自躯体浅表和深部的各种伤害性信息进行整合,形成躯体痛,包括体表痛和深部痛。
    • 体表痛:发生于体表某处的疼痛称为体表痛
    • 深部痛:发生在躯体深部如肌肉、关节、肌腱等处的称为深部痛
      • 深部痛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可伴有恶心,出汗和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反应
      • 出现深部痛时,可反射引起临近的骨骼肌收缩而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血又会加重疼痛
  • 内脏痛和牵涉痛(内脏感觉):内脏中有痛觉感受器,但无本体感受器,所含温度觉和触-压觉感受器也很少。因此,内脏感觉主要是痛觉,包括内脏痛和牵涉痛两种形式。
    • 内脏痛:
      • 特点:
        1. 定位不准确(最主要的特点):因为痛觉感受器在内脏的分布密度要比在躯体的分布稀疏得多。
        2. 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常呈渐进性增强,但有时也可迅速转为剧烈疼痛。
        3. 中空内脏器官如胃、肠、胆囊和胆管等,这些器官壁上的感受器对扩张性刺激和牵拉性刺激十分敏感,而对针刺、切割、烧灼等通常易引起体表痛的刺激却不敏感。
        4. 常伴有情绪和自主神经活动的改变:引起不愉快的清绪活动,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的改变。
        5. 常伴有牵涉痛。
      • 真脏器痛和体腔壁痛:
        • 真脏器痛:脏器本身的活动状态或病理变化所引起的疼痛,如痛经、分挽痛、肠绞痛、膀胱过胀痛等。
        • 体腔壁痛:指内脏疾患引起的邻近体腔壁浆膜受剌激或骨骼肌痉挛而产生的疼痛。如胸膜或腹膜炎症时可发生体腔壁痛。 这种疼痛与躯体痛相似,也由躯体神经,如脯神经、肋间神经和腰上部脊神经传入。
    • 牵涉痛: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特殊远隔体表部位内脏周边部)(体表放射部位比较固定)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 会聚学说:来自内脏和体表的痛觉传入纤维在感觉传导通路的某处(如脊髓、丘脑或皮层)相会聚,终止于共同的神经元,即两者通过一共同的通路上传。
      • 易化学说:来自内脏和体表的感觉传入纤维,若投射到脊髓背角同一区域内相邻近的不同神经元,由患病内脏传来的冲动可提高邻近躯体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使平常不至于引起疼痛的刺激信号变为致痛信号,从而产生牵涉痛。
  • 快痛和慢痛:见下文。

痛觉感受器

  1. 痛觉感受器不存在适宜刺激,任何形式(机械、温度、化学)的刺激只要达到对机体伤害的程度均可使痛觉感受器兴奋,因此痛觉感受器又称伤害性感受器。
  2. 痛觉感受器不易发生适应,属于慢适应感受器,因而痛觉可成为机体遭遇危险的警报信号,对机体具有保护意义。

痛觉信息的感受和传导

  • 致痛物质:K+、H+、5-HT、缓激肽、前列腺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 P 物质等
  • 痛觉感受器的激活与换能: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
    • 机械伤害感受器
    • 机械温度伤害性感受器
    • 多觉型伤害感受器
  • 痛觉传入纤维:有 Aδ 有髓纤维和 C 类无髓纤维两类,由于它们的传导速度不等,因而产生两种不同性质的痛觉:
    1. Aδ 有髓纤维:快痛:一种尖锐和定位明确的“刺痛”,发生快,消失也快,一般不伴有明显的情绪改变。
    2. C 类无髓纤维:慢痛:表现为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发生慢,消退也慢,常伴有明显的不愉快情绪。
  • 痛觉投射:
    • 特异性投射
      • 快痛:投射到第一(中央后回)、第二感觉区
      • 慢痛:投射到扣带回
    • 许多痛觉纤维经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