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功能主要是睾丸产生精子及分泌男性激素,输精管道和附属腺体使精子成熟、贮存、运输和排放。
睾丸的功能
睾丸实质的组成和功能
- 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上皮是精子生成的部位
- 精原细胞:生成精子
- 支持细胞
- 结缔组织间质:
- 莱迪希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雄激素
睾丸的生精功能
- 在附睾停留 18–24 小时后才获得运动和受精能力
- 精子在女性体内或体温环境下其功能活性可保持 24–48 小时
支持细胞在生精中的作用
- 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 表达 FSH 受体和雄激素受体
- 参与形成血-睾屏障:
- 可选择性地使某些物质通过,为生精细胞营造适宜的微环境
- 防止生精细胞的抗原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 分泌及内分泌功能:
- 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可结合并转运间质细胞分泌的睾酮至曲细精管,有利于生精
- 表达的芳香化酶:可将间质细胞产生的睾酮转化为雌激素,一定量的雌激素有利于生精
- 分泌抑制素等参与生精调控
- 分泌一些金属结合蛋白和维生素结合蛋白,以协助生精所需的一些金属离子及维生素的转运
- 分泌的液体进入曲细精管管腔,帮助精子的转运
- 吞噬功能:
- 能吞噬精子细胞变形阶段所丢失的多余胞质及退变、死亡的精子
副睾的功能
- 使精子成熟,获得运动和受精能力(
获能); - 储存精子;
- 使精子与附睾、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物一起混合形成精液。
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包括脱氢表雄酮(DHEA)、雄烯二酮、睾酮,其中睾酮的分泌量最多,生物活性也最强(人体内最强)。
雄激素的合成、代谢和利用
- 合成:
- 原料:胆固醇
- 合成过程:
- 运输:
- 睾酮分泌入血后:
- 约 2% 以游离形式存在
- 约 65% 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合
- 约 33% 与白蛋白或皮质醇结合蛋白结合
- 只有游离的睾酮具有生物活性:
- 游离状态的睾酮进入靶组织可直接发挥作用;
- 或经靶细胞内 5α-还原酶(该酶的抑制剂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前列腺肥大)的作用转化为活性更强的双氢睾酮发挥作用。
- 睾酮分泌入血后:
- 代谢:主要在肝脏代谢,灭活,最终的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
睾酮、雌激素、孕激素、皮质醇均在肝脏灭活。
睾酮的生理作用
- 对胚胎性别分化的影响
- 胎儿时期由睾丸的胚胎型间质细胞分泌的睾酮诱导男性内、外生殖器发育,促使男性第一性征形成
- 促进男性的第二性征发育
- 对生精过程的影响
- 间质细胞分泌的睾酮进入曲细精管可直接与支持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或转化为活性更强的双氢睾酮再与雄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精子的生成
- 对代谢的影响:
- 蛋白质:睾酮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其分解
- 脂代谢: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减少
- 水和电解质平衡:有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使体内钠、水潴留
- 其他作用
- 促进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红细胞生成
- 刺激骨生长和骨骺的闭合
-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调节具有雄性特征的行为活动
睾丸功能的调节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调节
青春期开始后,下丘脑合成并以脉冲式释放的形式分泌 GnRH,GnRH 经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促进其分泌 FSH 和 LH。
- FSH(卵泡刺激素)的作用:
- 支持细胞:
- 作用于支持细胞膜上的 FSH 受体,通过 G 蛋白-AC-cAMP-PKA 信号转导途径促进支持细胞合成分泌精子生成所需的物质,从而启动生精过程
- 促进支持细胞合成分泌 ABP
- 分泌抑制素,可选择性地抑制腺垂体 FSH 的合成和分泌,但对 LH 的分泌没有明显影响
- 间质细胞:
- FSH 可诱导间质细胞 LH 受体表达间接促进睾酮分泌
- 支持细胞:
- LH(黄体生成素):
- 过程:与间质细胞膜中的 LH 受体相结合,要通过 G 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PKA 信号途径促进胆固醇摄取利用,增强睾酮合成相关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睾酮的合成
- 间质细胞分泌的睾酮进入血液:
- 以内分泌的形式作用于靶器官
- 与支持细胞分泌的 ABP 结合被运输到曲细精管,使曲细精管局部具有高浓度的睾酮
- 以【旁分泌】的形式促进生精过程,尤其是对生精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血中睾酮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负反馈机制直接抑制腺垂体分泌 LH,同时也抑制下丘脑分泌 GnRH,间接抑制腺垂体 FSH 和 LH 的分泌。
睾丸的局部调节
睾丸内各种细胞分泌的局部调节因子,如生长因子、胰岛素样因子、免疫因子也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参与睾丸功能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