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的功能
- 来源:由肠黏膜表面柱状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分泌
- 成分:
- 富含黏液和 HCO3-
- 可能含有少量的二肽酶和淀粉酶,对物质的分解作用不大
- 主要作用:保护肠黏膜、润滑粪便
- 刺激因素:食物残渣对肠壁的机械性刺激
- 调节:
- 袋状往返运动(类似小肠分节运动):在空腹和安静时最常见,由环行肌无规律地收缩而引起,有利于水的吸收。
- 分节推进和多袋推进运动:进食后或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见。
- 分节推进:环行肌有规律的收缩,将一个结肠袋内容物推移到邻近肠段,收缩结束后,肠内容物不返回原处。
- 多袋推进运动:一段结肠上同时发生多个结肠袋的收缩,并且其内容物被推移到下一段。
- 蠕动:大肠的蠕动是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所组成。收缩波前方的肌肉舒张,往往充有气体;收缩波的后面则保待在收缩状态,使这段肠管闭合并排空。
- 集团蠕动:大肠中的一种进行很快(速度快)且前进很远(距离远)的蠕动(与小肠蠕动对比)。
- 始于横结肠,可将一部分肠内容物推送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
- 常见于进食后,最常发生在早餐后 60 分钟内,可能是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引起,主要通过内在神经丛的传递实现。
- 粪便进入直肠,扩张刺激直肠壁内感受器 → 盆神经、腹下神经 → 腰、骶段脊髓(初级中枢)→ 大脑皮层 →
- 盆神经: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
- 阴部神经传出冲动减少:肛门外括约肌舒张
- 排便过程中腹肌和膈肌收缩,腹内压增加,有助于粪便排出
- 正常人的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
- 若经常对便意予以制止,将使直肠对粪便刺激逐渐失去正常的敏感性,是产生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 主要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通常不致病
- 细菌体内含有能分解食物残渣的酶:
- 发酵:
- 对糖、脂肪的分解
- 产生乳酸、乙酸、CO2、甲烷、脂肪酸、甘油、胆碱
- 腐败:
- 对蛋白质的分解
- 产生胨、氨基酸、NH3、H2S、组胺、吲哚
- 合成:大肠内的细菌还能利用肠内较为简单的物质来合成维生素 B 复合物和维生素 K
- 多糖纤维能与水结合形成凝胶,可限制水的吸收,增加粪便的体积,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 纤维素能刺激肠运动,缩短粪便在大肠内停留的时间,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胃肠和整个机体的毒害作用
- 纤维素可降低食物中热量的比例,减少含高能量物质的摄取,有助于纠正不正常的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