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气体交换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在这两处换气的原理一样(气体扩散)。

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

气体扩散

  • 气体的分压差:(ΔP)
    • 气体扩散的动力
    • 是指两个区域之间某气体分压的差值,它是气体扩散的动力和决定气体扩散方向的关键因素
  • 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
    • 扩散系数:气体分子的溶解度与分子量的平方根之比($S/\sqrt{MW}$)
      • 气体扩散速率与气体分子量($MW$)的平方根成反比
      • 气体扩散速率与气体分子溶解度($S$)成正比
    • CO2 的扩散系数约为 O2 的 20 倍,主要是因为 CO2 在血浆中的溶解度(51.5)约为 O2 的(2.14)24 倍。
  • 温度
  • 扩散面积和距离

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 呼吸气和肺泡气的成分和分压:空气中各气体的容积百分比一般不变,但是总分压跟因总大气压的变动而改变
  • 血液气体和组织气体的分压:
    • PO2:动脉血(97–100 mmHg)> 混合静脉血(40 mmHg)> 组织(30 mmHg)
    • PCO2:动脉血(40 mmHg)< 混合静脉血(46 mmHg)< 组织(50 mmHg)

不是所有流经微循环的血液都会进行物质交换,故混合静脉血的 PO2 略高于组织,而 PCO2 略低于组织。

肺换气

肺换气指的是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O2 和 CO2 在血液和肺泡之间的扩散都极为迅速,不到 0.3 秒即可达到平衡,而通常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的时间约为 0.7 秒,所以当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全长约 1/3 时,肺换气过程已经基本完成。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 呼吸膜的厚度: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 6 层结构组成:含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膜层、上皮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基膜之间的间隙(间质层)、毛细血管基膜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 任何使得呼吸膜增厚或扩散距离增加的疾病(肺纤维化、肺水肿等)都会降低气体扩散速率
    • 在运动时,由于血流加速缩短了气体在肺部的交换时间,此时呼吸膜的厚度或扩散距离对肺换气的影响就更为突出
  2. 呼吸膜的面积: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
    • 扩散面积增加:劳动或运动时,肺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和开放程度增加,有效扩散面积增加
    • 扩散面积减小: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肺叶切除或肺毛细血管关闭和阻塞等,
  3. 通气/血流比值($\dot{V}_A/\dot{Q}$):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dot{V}_A$)和每分钟肺血流量($\dot{Q}$)的比值。
    •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dot{V}_A/\dot{Q}$ 约为 4.2/5 = 0.84。肺尖部可高达 3.3,肺底部可低至 0.63。
    • $\dot{V}_A/\dot{Q}$ 异常:
      • 比值增大:意味着通气过度或血流相对不足,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气体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
      • 比值减小:意味着通气不足或血流相对过多,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不能得到充分更新,犹如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 无论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导致气体交换效率降低,导致机体缺 O2(主要)或 CO2 潴留。
      主要表现为缺 O2 的原因
      1. 动、静脉血液之间 PO2 差远大于 PCO2,所以当发生动-静脉短路时,动脉血 PO2 下降的程度大于 PCO2 升高的程度。
      2. CO2 的扩散系数约为 O2 的 20 倍,所以 CO2 扩散比 O2 快,不易潴留。
      3. 动脉血 PO2 下降和 PCO2 升高时,可刺激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助于 CO2 的排出,但由于氧解离曲线上段平坦,增加 P2 不能使血氧含量明显增加,所以几乎无助于 O2 的摄取
  • 肺气肿时,$\dot{V}_A/\dot{Q}$ 增大或减小的情况都可发生。
  • COPD 可以发生各种类型的 $\dot{V}_A/\dot{Q}$ 失调以及弥散面积减少。

组织换气

由于细胞的有氧代谢,O2 被利用,并产生 CO2,所以 PO2 可低至 30mmHg 以下,而 PCO2 可高达 50mmHg 以上。

CT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