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

糖代谢总图

糖代谢总图

糖无氧氧化

糖酵解

  1. 磷酸果糖激酶-1
    • 特点:
      • 调节糖酵解流量最重要的是磷酸果糖激酶-1 的活性
      • 果糖-2,6-二磷酸是由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果糖-6-磷酸生成,果糖二磷酸酶-2则可以水解其C2位磷酸,使其变为果糖-6-磷酸
    • 别构调节
      • 别构激活剂:AMP(可取消 ATP 的抑制作用)、ADP、果糖-1,6-二磷酸产物正反馈)、果糖-2,6-二磷酸(是最强的别构激活剂
      • 别构抑制剂:ATP、柠檬酸
    • 化学修饰
      • 激活:胰岛素/去磷酸化
      • 抑制:胰高血糖素/磷酸化
  2. 丙酮酸激酶:
    • 别构调节
      • 别构激活剂:果糖-1,6-二磷酸、ADP、AMP
      • 别构抑制剂:ATP、肝内丙氨酸
    • 化学修饰
      • 抑制:蛋白激酶 A(胰高血糖素)和依赖 Ca2+、钙调蛋白的蛋白激酶/磷酸化
  3. 己糖激酶:
    • 特点:肝内的葡糖激酶(己糖激酶 Ⅳ)由于不存在葡糖-6-磷酸的别构调节部位,故不受葡糖-6-磷酸的影响
    • 别构抑制剂:葡萄糖-6-磷酸、长链脂酰 CoA
糖酵解总结

一分子葡萄糖糖酵解:

  • 生成 1 分子还原当量(NADP+H+
  • 1 次脱氢(不脱羧):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消耗无机磷酸(不是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 NADPH
  • 消耗 2 ATP
  • 2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 磷酸甘油酸激酶1,3-二磷酸甘油酸 → 3-磷酸甘油酸
    • 丙酮酸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丙酮酸
  • 净生成 2 ATP(总生成 4 ATP)
  • 3 个关键酶,3 次不可逆反应
  • 4 个激酶,4 次能量(ATP)变化
F-6-P
F-6-P
F-6-P
F-6-P
F-1,6-DP
F-1,6-DP
F-2,6-DP
F-2,6-DP
PFK-2
PFK-2
PFK-1
PFK-1
FDP 酶-1
FDP 酶-1
FDP 酶-2
FDP 酶-2
Text is not SVG - cannot display

磷酸果糖的转化

乳酸发酵

3-磷酸甘油醛的脱氢反应产生的一对氢(NADH+H+),在缺氧情况下,由乳酸脱氢酶催化,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

糖有氧氧化

糖有氧氧化的过程

  1. 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丙酮酸(“糖有氧氧化”包括“糖酵解”
  2.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
  3. 乙酰 CoA 经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提供能量

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 CoA

$$\ce{丙酮酸 + NAD^+ + HS-CoA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乙酰 CoA + NADH + H^+ + CO_2}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过程
  1. E1 催化,使得丙酮酸脱羧生成羟乙基-TPP-E1
  2. E2 催化,羟乙基-TPP-E1 上的羟乙基氧化成乙酰基,同时转移给硫辛酰胺,形成乙酰硫辛酰胺-E2
  3. 继续 E2 催化,使得乙酰硫辛酰胺上的乙酰基转移给 CoA 生成乙酰 CoA 后,离开复合体,这一步还会生成两个电子还原硫辛酰胺为二氢硫辛酰胺
  4. E3 催化,二氢硫辛酰胺,将氢传递给 FAD 生成 FADH2
  5. E3 继续催化,将 FADH2 上的氢转移给 NAD+,形成 NADH+H+(进氧化呼吸链)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及辅因子
  1. E1(丙酮酸脱氢酶):TPP(焦磷酸硫胺素,维生素 B1 的活性形式)
  2. E2(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硫辛酸、CoA(含泛酸)
  3. E3(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FAD(维生素 B2 的活性形式)、NAD+(维生素 PP 的活性形式)
调节
  • 别构调节
    • 激活:AMP、ADP、NAD+、CoA、Ca2+
    • 抑制:ATP、NADH、乙酰 CoA
  • 化学修饰:抑制/磷酸化;激活/去磷酸化
细胞内 Ca2+ 升高说明细胞缺乏能量。

三羧酸循环

总结
  • 5 个产能步骤:
    • 氧化磷酸化,NADH+H+(2.5 ATP):异柠檬酸 → 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 → 琥珀酰 CoA,苹果酸 → 草酰乙酸
    • 氧化磷酸化,FADH2(1.5 ATP):琥珀酸 → 延胡索酸
    • 底物水平磷酸化(1 GTP/ATP):琥珀酰 CoA → 琥珀酸
  • 4 次脱氢反应,氢的接受体分别为 NAD+ 或 FAD,生成 3 分子 NADH+H+,和 1 分子 FADH2
  • 1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 1 分子 GTP(或 ATP)
  • 2 次脱羧反应,释放 2 分子 CO2
三羧酸循环中的草酰乙酸
  • 三羧酸循环产生的 CO2 来自草酰乙酸:
    • 每一次三羧酸循环消耗 1 分子乙酰 CoA(2 C),释出 2 分子 CO2,但并非直接将乙酰 CoA 的 2 个碳原子氧化。
    • 脱羧生成的 2 个 CO2 的碳原子来自草酰乙酸而不是乙酰 CoA,这是由于中间反应过程中碳原子置换所致。
    • 每进行一轮三羧酸循环,最后再生的草酰乙酸的碳架(4 C)就被更新一半(来自乙酰 CoA),但其含量并没有增减(催化剂)。
  • 草酰乙酸的来源:
    • 三羧酸循环的各种中间产物本身并无量的变化,即三羧酸循环既不可能合成这些物质,也不会消耗这些物质。
    • 三羧酸循环中的草酰乙酸主要来自丙酮酸的直接羧化,也可通过苹果酸脱氢生成,两者的根本来源都是葡萄糖。
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及其调节
  1. 柠檬酸合酶(别构调节)
    • 激活:乙酰CoA、草酰乙酸、ADP
    • 抑制:柠檬酸、NADH、ATP
  2. 异柠檬酸脱氢酶(别构调节)
    • 激活:AMP、ADP、Ca2+
    • 抑制:ATP
  3.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别构调节)
    • 激活:Ca2+
    • 抑制:琥珀酰 CoA、NADH、ATP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1. 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的共同通路
    • 最终都生成乙酰 CoA,进入三羧酸彻底氧化
    • 三羧酸循环本身并不是直接释放能量、生成 ATP 的主要环节,而是通过 4 次脱氢反应提供足够的还原当量,在氧化磷酸化中生成大量 ATP
    • 饱食后糖可以转变为脂肪,葡萄糖生成乙酰 CoA 后,在柠檬酸的帮助下进入细胞质,作为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原料
  2.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 绝大部分氨基酸可以转变为糖,许多氨基酸的碳架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通过草酰乙酸转变为糖
    • 糖可以通过三羧酸循环中的各中间产物接受氨基,从而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糖氧化产能方式的选择有组织偏好

  • 巴斯德效应:肌组织在有氧条件下,糖的有氧氧化活跃,而无氧氧化则受到抑制
  • 瓦伯格效应:增殖活跃的组织(如肿瘤)即使在有氧时,葡萄糖也不被彻底氧化,而是分解成乳酸。

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氧化阶段

$$\ce{葡糖-6-磷酸 ->[G-6-PD …] 2 \times NADPH + 核糖-5-磷酸 + CO_2}
\,.$$

  1. 需要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G-6-P 变为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脱下的氢由 NADP+ 接受变为 NADPH;
  2. 在内酯酶催化下,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水解成 6-磷酸葡萄糖酸;
  3. 6-磷酸葡糖脱氢酶作用下,生成 5C 糖,同时生成 NADPH(这个酶也产生 NADPH)及 CO2
  4. 核酮糖-5-磷酸变为核糖-5-磷酸。

基团转移阶段

$$\ce{3 \times 核糖-5-磷酸 -> 2 \times 果糖-6-磷酸 + 3-磷酸甘油醛}
\,.$$

  • 可将氧化阶段生成的多余的核糖-5-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和 3-磷酸甘油醛,回到糖酵解。
  • 过程中也可以生成核糖。

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不产生 ATP,但可产生 NADPH 和磷酸核糖。

  • NADPH
    1. 供氢体:
      1. 脂质合成:从乙酰 CoA 合成脂肪酸、胆固醇鞘氨醇的合成
      2. 非必须氨基酸合成:先与 α-酮戊二酸、NH3 合成谷氨酸,再与其他 α-酮酸转氨基
    2. 羟化反应:
      1. 生物合成:鲨烯合成胆固醇,胆固醇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血红素合成胆红素
      2. 生物转化:细胞色素 P450 单加氧酶/羟化酶
    3. 维持谷胱甘肽(GSH)还原状态: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红细胞不能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获得充足的 NADPH,不足以维持 GSH 的还原态,表现出较红细胞易于破裂,发生溶血性黄疸。这种溶血现象常发生在使用蚕豆(强氧化剂)后,称为蚕豆病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磷酸戊糖途径主要受 NADPH/NADP+ 比值的调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原合成

葡萄糖活化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1. 第一步:葡萄糖 → G-6-P(消耗 1 分子 ATP)
  2. 第二步:G-6-P → G-1-P
    • 磷酸葡糖变位酶催化,可逆,两者可互相自由转换
  3. 第三步:G-1-P + UTP → UDPG活性葡萄糖)+ 焦磷酸(焦磷酸水解,消耗 1 个高能磷酸键)
    • 此反应可逆,由 UDPG 焦磷酸化酶催化。
    • 由于焦磷酸在体内会被快速水解,所以反应实际上朝着生成 UDPG 的方向进行。
糖原合成起始需要引物
  • 不能以游离葡萄糖分子作为起始分子来接受 UDPG 的葡萄糖基,只能以糖原蛋白(一种蛋白酪氨酸-葡糖基转移酶,可以对自身进行糖基化修饰)作为最初葡萄糖基的受体而起始糖原的合成。
  • 接受 UDPG 的葡萄糖基,形成第一个 α-1,4-糖苷键,延续进行,直至形成与糖原蛋白相连接的八糖单位,即为糖原合成的初始引物
UDPG 中的葡萄糖基连接形成直链和支链
  • 糖原合酶
    • 在糖原引物的基础上的糖链进一步延伸由糖原合酶所催化。
    • 糖原合酶将 UDPG 的葡萄糖基转移到糖原引物的非还原性末端,形成 α-1,4-糖苷键,反应不可逆,只能延长不能分支。
  • 分支酶
    • 当糖链长度到达 11 个葡萄糖基时,分支酶从该糖链的非还原末端将 6–7 个葡萄糖基转移到邻近的糖链上,以α-1,6-糖苷键相连,形成分支。
    • 分支可以增加糖原的水溶性,以及增加非还原性末端,以便磷酸化酶迅速分解糖原。
糖原合成是耗能过程

糖原分子每延长 1 个葡萄糖基,消耗 2 个 ATP

  • 葡萄糖单位活化时消耗 1 个 ATP
  • 焦磷酸水解成 2 分子磷酸时,又损失一个高能磷酸键

糖原分解

糖原分解是指糖原分解为葡糖-1-磷酸而被机体利用的过程,它不是糖原合成的逆反应。

  • 糖原磷酸化酶:分解 α-1,4-糖苷键,释放出葡糖-1-磷酸(主要产物),只作用于 α-1,4-糖苷键,而对 α-1,6-糖苷键无作用。
  • 脱支酶:α-1,6-葡糖苷酶和葡聚糖转移酶是同一酶的两种活性,合称脱支酶。
    1. 糖链缩短至距分支点大约 4 个葡萄糖基时,由于空间位阻,糖原磷酸化酶不能再发挥作用;
    2. 葡聚糖转移酶催化,将 3 个葡萄糖基转移至临近糖链的末端,仍以 α-1,4-糖苷键相连;
    3. 分支处仅剩下 1 个葡萄糖基以 α-1,6-糖苷键相连,这个时候在 α-1,6-葡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游离葡萄糖(少量)。
肝利用 G-6-P 生成葡萄糖而肌肉不能
  • 肝内存在葡糖-6-磷酸酶(也是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可以将葡糖-6-磷酸水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因此饥饿时肝糖原能够补充血糖;
  • 肌肉组织缺乏此酶,故葡糖-6-磷酸只能进行糖酵解,故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只能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
    • 肌糖原分解生成的葡糖-6-磷酸绕过了葡萄糖磷酸化的起始步骤,因此肌糖原中 1 分子葡萄糖基进行无氧氧化时净生成 3 ATP(多 1 ATP)。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活性调节

  1. 磷酸化修饰对两个关键酶进行反向调节
    • 磷酸化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的糖原磷酸化酶是活性形式
    • 去磷酸化胰岛素的作用)的糖原合酶是活性形式
  2. 激素反向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 糖原合成主要受胰岛素调节
    • 肝糖原分解主要受胰高血糖素调节:短期饥饿的时候补充血糖
    • 肌糖原分解主要受肾上腺素调节:为骨骼肌收缩紧急供能,最终分解成乳酸
  3. 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受不同别构剂调节
    • 肝糖原磷酸化酶主要受葡萄糖别构抑制:主要意义是避免在血糖充足时分解肝糖原
    • 肌糖原分解主要受能量和 Ca2+ 别构调节
      • 激活:AMP,Ca2+
      • 抑制:ATP、G-6-P

糖异生

糖异生的过程

糖异生的实现需要用其他反应实现糖酵解三个限速步骤的逆过程:

  1. 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生成磷酸烯醇式糖异生
    • 丙酮酸羧化支路包括 2 步反应,共消耗 2 个 ATP
      1. 丙酮酸 → 草酰乙酸:丙酮酸羧化酶,辅因子是生物素,消耗一分子 ATP
      2. 草酰乙酸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脱羧),消耗 1 个高能磷酸键(GTP
    • 将草酰乙酸转运出线粒体有 2 种方式
      1. 经苹果酸转运:
        • 伴随着 NADH 从线粒体到细胞质的转运
        • 从丙酮酸/生糖氨基酸开始糖异生时,需要线粒体提供 NADH,可来自三羧酸循环或者脂肪酸 β-氧化
      2. 经天冬氨酸转运
        • 不伴随NADH的转运
        • 从乳酸开始异生时,胞质内提供 NADH
  2. 果糖-1,6-二磷酸水解为果糖-6-磷酸:果糖二磷酸酶-1,不耗能
  3. 葡糖-6-磷酸水解为葡萄糖:葡糖-6-磷酸酶,不耗能
糖异生过程中,3-磷酸甘油酸 → 1,3-二磷酸甘油酸这一步也需要消耗 1 分子 ATP,所以 2 分子丙酮酸异生成葡萄糖总共需要 6 分子 ATP

糖异生的主要生理意义

  1. 维持血糖恒定糖异生最重要的生理作用
  2. 糖异生是补充或恢复肝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
    • 糖原合成的三碳途径:相当一部分摄入的葡萄糖先分解为丙酮酸、乳酸(乳酸循环)等三碳化合物,后者再异生成糖。
  3. 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消耗 α-酮戊二酸,促进谷氨酰胺代谢泌 NH3/NH4+

糖异生的调节

第一个底物循环调节果糖-6-磷酸与果糖-1,6-二磷酸的互变
糖异生与糖酵解调节的第一个底物循环

糖异生与糖酵解调节的第一个底物循环

  1. 果糖-2,6-二磷酸和 AMP 反向调节第一个底物循环
  2. 果糖-2,6-二磷酸是肝内糖异生与糖酵解的主要调节信号
    • 胰高血糖素可使磷酸果糖激酶-2 磷酸化而失活,减少果糖-2,6-二磷酸,因此饥饿时糖异生增强而糖酵解减弱。
    • 胰岛素作用相反,可在进食后使糖异生减弱而糖酵解增强。
第二个底物循环调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与丙酮酸的互变
糖异生与糖酵解调节的第二个底物循环

糖异生与糖酵解调节的第二个底物循环

  1. 丙酮酸激酶受别构调节和磷酸化修饰调节:
    • 别构调节:
      • 果糖-1,6-二磷酸别构激活:受胰高血糖素调节,胰高血糖素可降低果糖-2,6-二磷酸水平,从而减少果糖- 1,6-二磷酸的生成
      • 丙氨酸别构抑制:饥饿时,丙氨酸是主要的糖异生原料
    • 磷酸化修饰调节:
      • 胰高血糖素使丙酮酸激酶发生磷酸化,从而抑制其活性,减弱糖酵解。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狻激酶受激素诱导的含量调节:
    • 胰高血糖素可增加此酶的合成,胰岛素减少此酶的合成。
  3. 丙酮酸羧化酶受乙酰 CoA 的别构激活:
    • 乙酰 CoA 是丙酮酸羧化酶的别构激活剂,也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别构抑制剂。
饥饿时的血糖来源和供能物质
  • 短期饥饿:
    • 血糖来源:开始短时间内为肝糖原,之后通过肝糖异生维持血糖
    • 供能物质:葡萄糖
  • 长期饥饿(病理性饥饿):
    • 血糖来源:肝糖异生
    • 供能物质:酮体(脑组织也能利用酮体)

乳酸循环

肌肉不能进行糖异生,产生的乳酸通过乳酸循环被肝脏重新利用。

乳酸循环

乳酸循环

  • 肌细胞内糖异生活性低,且缺乏葡糖-6-磷酸酶,不能进行糖异生(也就不能通过三碳途径合成糖原)。
  • 乳酸循环所需的 NADH 也还是来自糖酵解过程中 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 NADH
  • 2 分子乳酸异生为 1 分子葡萄糖消耗 6 分子 ATP

血糖及其调节

  • 血糖水平保持恒定
    • 餐后血糖来自食物消化吸收,所有去路均活跃进行
    • 短期饥饿,血糖来自肝糖原分解,仅用于满足基本供能需求
    • 长期饥饿,血糖来自非糖物质的糖异生,除少数极为依赖葡萄糖的组织(如脑组织)仍然使用糖供能之外,其他大多数组织改用脂质能源,以节约葡萄糖
  • 血糖稳态主要受激素调节
    • 降糖激素: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主要激素
    • 升糖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经常性调节应激状态
Advanced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