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女性的内、外生殖器。骨盆与女性分娩也密切相关,故在此一并叙述。
外生殖器
- 女性外生殖器(external genitalia)| 外阴(vulva)
- 指女性生殖器的外露部分,位于两股内侧间,前为耻骨联合,后为会阴会阴的范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会阴的组成。
- 阴蒂分为 3 部分:阴蒂头、阴蒂体、两阴蒂脚
- 大阴唇皮下含丰富血管,外伤后易形成血肿。
- 阴蒂和小阴唇富含神经末梢,对性刺激敏感。
前庭为一菱形区域,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两侧为小阴唇,其中的结构有前庭球(球海绵体)、前庭大腺(巴氏腺)、尿道外口、阴道口。
- 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正常不能触及。腺管细长,向内侧开口于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
- 前庭大腺若腺管口闭塞,可形成囊肿(治疗:囊肿剥除);若伴有感染,可形成脓肿(治疗:行切开引流术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内生殖器
- 女性内生殖器(internal genitalia)
- 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后两者合称为子宫附件(uterine adnexa)。
- 阴道: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为一上宽下窄的管道,后壁较前壁长。
- 功能: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以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 子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称为阴道穹窿,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盆腔最低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引流或作为手术入路。
- 子宫:
- 功能: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
- 未生育妇女的子宫长 7–8 cm,宽 4–5 cm,厚 2–3 cm,宫腔容量约 5ml。
- 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青春期为 1:2,生育期为 2:1,绝经后为 1:1。
- 子宫壁: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内膜层,内膜层表面 2/3 为致密层、海绵层,统称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自海绵层剥脱),下面 1/3 为基底层。
- 子宫颈:
- 子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子宫颈阴道部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子宫颈外口鳞柱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 子宫颈管黏膜内腺体分泌碱性黏液,形成黏液栓堵塞子宫颈管,黏液栓性状和成分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
- 输卵管:卵子与精子结合的场所,运送受精卵的通道。
- 卵巢:产生与排出卵子,并分泌甾体激素的性器官。
子宫峡部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组织结构。
- 非孕时长约 1 cm,上端为宫颈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子宫内膜与子宫颈黏膜交界处,均为单层柱状上皮);
- 妊娠后子宫峡部变软,逐渐延伸拉长变薄,扩展为宫腔的一部分;
- 临产后伸展至 7–10 cm,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称为子宫下段。
子宫韧带(四对,“八抬大轿”):
- 圆韧带:维持前倾;
- 阔韧带:限制侧方移动;
- 主韧带:维持子宫颈,防止子宫脱垂;
- 宫骶韧带:协同圆韧带维持前倾前驱。
血管、淋巴及神经
P9
骨盆
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
-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大骨盆)和真骨盆(小骨盆)。假骨盆与产道无直接关系;真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
- 真骨盆上口为骨盆入口,下口为骨盆出口,两口之间为骨盆腔。
- 坐骨棘:两坐骨棘连线为衡量中骨盆横径(约 10 cm)的重要径线;坐骨棘是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重要指标。
- 骨盆腔呈前浅后深的形态,中轴为骨盆轴,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娩出。
骨盆类型
骨盆类型 | 我国妇女占比 | 骨盆入口形状 | 耻骨弓 |
---|---|---|---|
女性型 | 52%–58.9% | 横椭圆形 | 宽 |
扁平型 | 23.2%–29% | 扁椭圆形 | 宽 |
类人猿型 | 14.2%–18% | 长椭圆形 | 窄 |
男性型 | 1%–3.7% | 三角形 | 窄 |
骨盆底
- 外层:
- 位于外生殖器、会阴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下面。
- 组成: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部的 3 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以及肛门外括约肌。
- 此层肌肉的肌腱汇合于阴道外口与肛门之间,形成中心腱。
- 中层:
- 为泌尿生殖隔。
- 组成: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其间的一对会阴深横肌以及尿道括约肌。
- 内层:
- 是骨盆底最坚韧的一层。
- 组成:肛提肌及其内、外面各覆一层筋膜。
邻近器官
女性生殖器与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及阑尾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