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休克的详细内容,见病理生理学-休克。临床上常见的是低血容量性休克以及感染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
休克时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 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缺氧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受损,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 复苏过程中,如大量使用库存血,则所含较多的微聚物可造成肺微循环栓塞,使部分肺泡萎陷和不张、水肿,部分肺血管嵌闭或灌注不足,引起肺分流和死腔通气增加(肺换气功能障碍),严重时导致 ARDS。
- 肾:少尿、急性肾衰竭
- 因血压下降、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肾的入球血管痉挛和有效循环容量减少,肾滤过率明显下降而发生少尿。
- 休克时,肾内血流重分布、并转向髓质,因而不但滤过尿量减少,还可导致皮质区的肾小管缺血坏死,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 脑:意识障碍、肺性脑病、昏迷
- 因脑灌注压和血流量下降将导致脑缺氧。缺血、CO2 潴留和酸中毒会引起脑细胞肿胀、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 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脑病,昏迷。
- 心:心功能不全(肺源性心脏病)
- 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导致缺血和酸中毒,从而损伤心肌,当心肌微循环内血栓形成,可引起心肌的局灶性坏死。
- 心肌易遭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电解质异常将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
- 肝:
- 休克可引起肝缺血、缺氧性损伤,可破坏肝的合成与代谢功能。
- 可见肝小叶中央出血、肝细胞坏死等。
- 生化检测有 ALT、血氨升高等代谢异常。
- 受损肝的解毒和代谢能力均下降,可引起内毒素血症,并加重已有的代谢紊乱和酸中毒。
休克监测
- 一般监测:精神状态、肢体温度及色泽、血压和脉压(收缩压 < 90 mmHg,脉压 < 20 mmHg 是休克存在证据,注意敏感性较低)、脉率、尿量
- 特殊监测:
- 中心静脉压(CVP):最常用,代表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反映全身血容量与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动脉压早。正常值为 5~10 cmH2O。
- < 5 cmH2O:血容量不足
- > 15 cmH2O:心功能不全
- > 20 cmH2O:充血性心力衰竭
-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 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功能状态。
- 正常值为 6~15 mmHg。
- 低于正常值反映血容量不足(较 CVP 敏感)。
- 增高可反映左心房压力增高例如急性肺水肿时。
- 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
- 动脉血气分析
- 动脉血乳酸盐:反映组织灌注情况,正常值为 1~1.5 mmol/L,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 胃肠黏膜内 pH:反映该组织局部灌注和供氧的情况,也可能发现隐匿性休克。
- DIC 的监测:当下列五项检查中出现三项以上异常,结合临床上有休克及微血管栓塞症状和出血倾向时,便可诊断 DIC。
- 血小板计数低于 80×109/L;
- 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 3 秒以上;
- 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 1.5 g/L 或呈进行性降低;
- 3P(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
- 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超过 2%。
- 中心静脉压(CVP):最常用,代表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反映全身血容量与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动脉压早。正常值为 5~10 cmH2O。
休克的治疗
- 一般紧急治疗:
- 积极处理引起休克的原发伤病;
- 采取增加回心血量的体位(头和躯干抬高 20°~30°,下肢抬高 15°~20°);
- 建立静脉通路,吸氧,保温等。
- 补充血容量:
- 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
- 晶体液是容量复苏的首选,大量液体复苏可联合应用人工胶体液,必要时进行成分输血;
- 早期达标治疗(EGDT):在最初 6 小时这一黄金时间段内,进行积极的输液复苏,以尽快恢复心输出量、稳定微循环血流灌注和组织氧供。
- 积极处理原发病:在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后,及时实施手术处理原发病变。有时需要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
-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 目前对酸碱平衡的处理多主张宁酸毋碱(有利于氧合);
- 根本措施是改善组织灌注,并适时和适量地给予碱性药物。
-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 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药
- 血管扩张剂:多巴胺是最常用,临床上较多用于休克治疗的是山莨菪碱。
- 治疗 DIC:对诊断明确的 DIC,可用肝素抗凝。
- 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适用于感染性休克和其他较严重的休克。
应用血管活性物质:
- 目的:维持脏器灌注压、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改善心脑灌注、改善肾和肠道灌注。
- 原则:
- 扩容未完成:尽快完成扩容治疗,必要时使用适量血管收缩剂;
- 扩容完成:血管扩张剂,联合用药(强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