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ron depletion,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IDA 是铁缺乏症(包括ID、 IDE、IDA)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

铁代谢

  • 功能状态铁:血红蛋白铁(67%)、肌红蛋白铁(15%)、转铁蛋白铁(3–4 mg)、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
  • 贮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正常人的每天造血需 20–25 mg 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铁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病因

  1. 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2. 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
  3. 铁丢失过多:长期慢性铁丢失,如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月经过多、血红蛋白尿(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人工心脏瓣膜)

临床表现

  1. 缺铁原发病表现:如消化性溃疡、肿瘤、痔疮、妇女月经失调
  2. 贫血表现:皮肤黏膜苍白,缺氧表现,二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3. 组织缺铁表现精神行为异常:烦躁、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下凹呈勺状(匙状甲等。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容量(MCH)< 2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部分病人血小板计数升高
  2. 骨髓象:
    •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
    • 红系中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其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边缘不整齐,有血红蛋白形成不良的表现,即所谓的“核老浆幼”现象。
  3. 铁代谢:
    • 血清铁降低,低于 8.95 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 64.44 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小于15%;sTfR 浓度超过 8 mg/L;血清铁蛋白降低,低于 12 μg/L。
    • 骨髓涂片用亚铁钡化钾(普鲁士蓝反应)染色后,在骨髓小粒中深蓝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
    • 在幼红细胞内铁小粒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 15%。

治疗

治疗原则: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1. 病因治疗: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如消化性溃疡引起者应抑酸治疗(HCl 会加重溃疡)等。
  2. 补铁治疗:无机铁剂(硫酸亚铁)的不良反应较有机铁剂明显
    • 口服铁剂:首选口服铁剂
      • 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但应注意:
        • 抑制铁剂吸收:谷类、乳类、茶
        • 加强铁剂吸收:鱼、肉类、维生素 C
      • 有效表现: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最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 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 2 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 停药指征: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 4–6 个月,待铁蛋白(贮存铁)正常后停药。
    • 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是最常用的注射铁剂,首次给药前先做药敏试验。注射用铁的总需量按公式计算:$(需达到的血红蛋白浓度-病人的血红蛋白浓度) \times 0.33 \times 病人体重(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