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慢阻肺
- 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实质),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
肺功能检查,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 < 70%(诊断标准)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
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早期患者仅细小气道受累,表现为闭合容积(残气量)增大、肺动态顺应性降低;晚期病变累及大气道,影响患者肺通气功能,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FEV1/FVC、最大通气量(时间肺活量)减小]时,可诊断为慢阻肺。
肺气肿
肺气肿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和细支气管(气腔壁)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肺气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阻塞性肺气肿: 这种类型的肺气肿通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慢性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可以损害肺部的弹性,导致气道慢性炎症、狭窄(不完全阻塞),气体在呼气时难以完全排出,导致肺泡过度扩张和破坏。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导致肺组织营养障碍,及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使支气管壁失去正常支架功能,也与阻塞性肺气肿发病有关。
- 弥漫性肺气肿: 这种类型的肺气肿通常是由先天性因素引起,如肺发育不全。肺组织的结构异常,导致肺泡过度扩张。
- 局限性肺气肿: 这种类型的肺气肿通常是由于肺部局部损伤,如外伤、感染或手术引起。局部肺组织受损,气体在受损区域积聚。
肺气肿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和气促、呼吸时的哮鸣音、慢性咳嗽和咳痰、胸闷和不适感、体力活动受限。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疾病本质纲要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慢性炎症
- 渗出
- 痰液 → 白色黏液(
化脓)1 - 粘液栓 → 通气阻塞2
- 痰液 → 白色黏液(
- 纤维化 → 瘢痕形成 → 不可逆阻塞3
- 渗出
- 肺气肿
- 原因
- 呼气时阻塞,肺泡压迫小气道导致阻塞:撑开了1
- 炎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解了
-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抗蛋白酶不够了(先天性)
- 结局
- 肺泡弹性降低,回缩力小,呼气难度增大(缩不回来了)4
- 肺泡对小气道牵拉减小,小气道容易塌陷(拉不住了)5
- 原因
- 慢性炎症和肺气肿导致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 < 70%
- 慢性炎症
- 病理生理
病因
病因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相似。
发病机制
- 炎症机制:气道、肺实质、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慢阻肺的特征性改变。中性粒细胞(最主要)的活化和聚集是 COPD 炎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蛋白水解酶与 α1-抗胰蛋白酶(α1-AT,活性最强)等抗蛋白酶之间的平衡失调。
- 氧化应激机制:慢阻肺病人的氧化应激增强,IL-8、 TNF-α 等细胞因子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环氧合物酶等的转录。。
- 其他机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气候温度等。
病理生理
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比较,肺功能不全#病因和发病机制
- 通气功能障碍:持续性气流受限所致,为特征性病理生理变化。
- RV、RV/TLC 增加:肺组织弹性降低,肺泡持续扩大,回缩障碍(肺气肿)。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肺气肿加重导致大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压退化,肺泡间血流量减少,功能性死腔显著增多;
- 也有部分肺区虽有血流灌注,但通气不良,导致功能性分流增加。
- 弥散障碍(弥散面积减少):肺泡和毛细血管大量丧失。
- Ⅱ 型呼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 肺顺应性改变(旧教材):动态肺顺应性↓,静态肺顺应性↑。
肺顺应性是指单位压力改变时所引起的肺容积的改变。静态肺顺应性是指在呼吸周期中,气流暂时阻断时测得的肺顺应性,即肺组织的弹力;动态肺顺应性是指在呼吸周期中,气流未阻断时测得的肺顺应性,此受气道阻力的影响,当动态肺顺应性随呼吸频率改变而变化者,为频率依赖顺应性。
因此,小气道阻塞患者,动态肺顺应性随呼吸频率增加而降低,静态肺顺应性随肺组织弹力减弱而升高。
临床表现
症状
- 慢性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偶尔可带血丝。
- 气短(呼吸困难):标志性症状。
- 喘息(即干啰音,由于狭窄导致)和胸闷:部分病人特别是重度病人或急性加重时可出现。
- 其他: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体征
- 视诊:桶状胸;
- 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 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
- 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肺气肿,肺内气体过多)、呼气期延长(小支气管气流受限)、部分病人和闻及湿啰音和(或)干啰音(感染)。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 肺功能检查(首选,清醒状态):判断持续性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FEV1/FVC < 70% 为诊断必要条件。TLC、FRV(功能残气量)、RV 增高有参考意义。
- 血气检查(次选,昏迷):确定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判断呼吸衰竭类型。
- 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的最主要机制是肺泡通气量下降;弥散功能障碍、V/Q 比例失调是除通气功能障碍外导致慢阻肺低氧血症的重要原因。
- 胸部 X 线检查:
- 早期无异常变化。
- 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肺容积增大、透亮度增加,肺血管稀疏)。
- 可明确自发性气胸、肺炎等常见并发症也十分有用。
诊断与评估
诊断
根据病史(吸烟、老年等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等资料,临床可怀疑慢阻肺。肺功能检查确定持续气流受限(FEV1/FVC < 70%)是必要条件,若能排除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病理表现的气流受限疾病,则可明确诊断为慢阻肺。
鉴别诊断:
稳定期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肺功能评估
可使用 GOLD 分级,根据 FEV1 下降程度进行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分级。
COPD 病人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分级
GOLD 分级 | 分度 | FEV1%pred* |
---|---|---|
1 级 | 轻度 | ≥ 80 |
2 级 | 中度 | ≥ 50 |
3 级 | 重度 | ≥ 30 |
4 级 | 极重度 | < 30 |
症状评估
可采用 mMRC 问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
mMRC 问卷
mMRC 分级 | 呼吸困难症状 |
---|---|
0 级(正常) | 剧烈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 |
1 级 | 平地快步行走或爬缓坡时出现呼吸困难(不需要放慢或停下休息) |
2 级 | 由于呼吸困难,平地行走时比同龄人慢或需要停下休息 |
3 级 | 平地行走 100 米左右或数分钟后即需要停下来喘气 |
4 级 | 因严重呼吸困难不能离开家,或在穿衣脱衣时即出现呼吸困难 |
急性加重风险评估
稳定期 COPD 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性评估及其主要治疗药物
病人综合 评估分组 | 特征 | 上一年急性 加重次数 | mMRC 分级 | 首选治疗药物** |
---|---|---|---|---|
A 组 | 低风险,症状少 | ≤ 1 次 | 0、1 级 | SAMA 或 SABA,必要时(急性缓解治疗) |
B 组 | 低风险,症状多 | ≤ 1 次 | ≥ 2 级 | LAMA 或 LABA,或 LAMA + LABA |
C 组 | 高风险,症状少 | ≥ 2 次* | 0、1 级 | LAMA,或 LAMA + LABA,或 ICS + LABA |
D 组 | 高风险,症状多 | ≥ 2 次* | ≥ 2 级 | LAMA + LABA,或 LAMA + ICS |
并发症
- 慢性呼吸衰竭(Ⅱ 型):常在急性加重时出现。
- 自发性气胸: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可伴胸闷、胸痛,伴有明显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通过 X 线可确诊。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阻肺导致血管床减少、缺氧导致肺动脉收缩和血管重塑,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右心功能不全。
- 肺性脑病:慢性支气管炎 → 肺气肿 → COPD → 肺性脑病。
治疗
稳定期的治疗
- 教育与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劝导病人戒烟,这是减慢肺功能损害最有效的措施。
- 支气管扩张剂:现有控制症状的主要措施
- β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首选)(相当于兴奋交感神经):雾化吸入,短效制剂(SABA)有沙丁胺醇;长效制剂(LABA)有美沙特罗、福莫特罗。
- 抗胆碱药(抑制迷走神经作用):短效制剂(SAMA)有异丙托溴铵;长效制剂(LAMA)有噻托溴铵。
- 茶碱类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茶碱缓释或控释片、氨茶碱。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心律失常。
- 糖皮质激素:高风险组(C、D 组)病人,长期使用 ICS(一般不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 LABA 可增加运动耐量、减少急性加重频率、提高生活质量。与长效 β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常用的有美沙特罗 + 氟替卡松、福莫特罗 + 布地奈德。
- 祛痰药:盐酸氨溴索、N-乙酰半胱氨酸、羟甲司坦。
- 长期家庭氧疗(LTOT):
- 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对慢阻肺并发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对血流动力学、运动能力和精神状态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 使用指征:
- PaO2 ≤ 55 mmHg 或 SaO2 ≤ 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
- PaO2 55–60 mmHg,或 SaO2 < 89%,并有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 > 0.55)。
- 其他药物:大环内酯类等
- 康复治疗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 病因治疗,根据病因指导治疗。
- 抗生素(最重要):
- 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时,根据当地情况使用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 门诊病人(口服):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β-内酰胺类)/克拉维酸(β-内酰胺类),头孢唑肟(第三代)、头孢呋辛(第二代)、呼吸氟喹诺酮(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口服治疗;较重者可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
- 住院病人(静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呼吸氟喹诺酮类。
- 如果找到确切病原菌,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 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时,根据当地情况使用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 支气管扩张剂(次重要):同稳定期。
- 糖皮质激素
- 祛痰药
- 机械通气: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应立即行机械通气,一般选择无创机械通气,昏迷患者可使用有创机械通气。
不宜补碱治疗:补碱使氧解离曲线左移,不利于血红蛋白释放氧,会加重组织缺氧。
预防
- 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
- 控制环境污染
- 免疫接种:如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细菌溶解物、卡介苗多糖核酸等。
-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抗生素主要用于急性加重的治疗,一般不主张慢阻肺病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但若是患者有感染的风险(如年老体弱、痰量较多且无力排出),则可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