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骨骼与肌肉系统放射诊断;诊断学-肝脏疾病常用实验室诊断

骨骼与肌肉系统放射诊断

检查方法:

  • X 线检查:透视传统平片,CR/DR,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
  • MR(Magnetic Resonance)/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
  • 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R 可用于初步筛查,CT、MRI 用于进一步检查,DSA 则用于观察血管情况。

骨与关节的正常 X 线表现

  1. 长骨:
    • 小儿:干骺端、骨骺、骺板(骺线)、骨干
    • 成人:骨端、骨干
  2. 脊柱:脊椎、椎间盘
骨龄(bone age)
在骨的发育过程中,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融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 X 线表现

骨骼基本病变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成比例减少。
  • X 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减少。
  • 见于:
    • 广泛性骨质疏松:老年、激素、营养、代谢及内分泌
    • 局限性骨质疏松:废用性(如骨折后)、感染、肿瘤
骨质软化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钙盐含量减少。
  • X 线表现:骨密度普遍减低;与骨质疏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承重骨骼常发生变形,如三叶草样骨盆等;可见假骨折线(pseudo-fracture line)。
  • 骨质软化多见于钙磷代谢障碍和维生素 D 缺乏。发生与生长期者称佝偻病,发生与成年则称为骨软化病
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bone destruction)
局部骨质消失而形成骨缺损,并被病理组织填充。
  • X 线表现:
    • 骨质密度局限性降低;
    • 骨松质缺损,早期呈斑片状,破坏严重时呈大片状;
    • 骨皮质破坏时呈虫蚀状改变。
  • 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
骨质坏死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由于局部血液供应中断等原因,导致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
坏死的骨称为死骨(sequestrum)。组织学上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
  • X 线表现:早期无异常表现;其后,死骨表现为局限性骨密度增高。
  • 见于:炎症、骨梗死、外伤等

确定死骨 MRI 不敏感,CT 价值最大。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 and otosclerosis)
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
  • X 线表现:
    • 骨质密度增高;皮质增厚、致密;骨小梁增多、增粗;伴有或不伴有骨骼增大。
    • 发生于长骨者可见骨干增大,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 见于:
    • 局限性:慢性炎症、退行性变、外伤后修复、成骨性肿瘤
    • 普遍性:代谢性骨病、中毒性骨病、骨软骨发育异常
骨膜增生骨膜反应
骨膜增生(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骨膜反应(periosteal reaction)
因骨膜受到刺激出现水肿、增厚,并致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最终形成骨膜下新生骨(sub-periosteal new bone)。
  • X 线表现:
    • 早期表现为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
    • 继而呈现与骨皮质平行的线状、层状、花边状表现。
  • 见于: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其他

骨与软骨钙化、重金属沉积、骨骼变形、周围软组织病变。

关节基本病变

骨与关节创伤

Enter any child page of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