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腹部体格检查

  1. 内容多但相互关联
  2. 内容多且脏器交错重叠容易混淆
  3. 手法难,经验性寻求高

腹部检查

腹部检查前的准备:

  • 病人仰卧位,小枕置于枕骨下
  • 正确暴露腹部,女性需遮住乳头
  • 检查前嘱咐病人排小便

腹部的体表标志和分区

常用的腹部体表标志有肋弓下缘剑突腹上角髂前上棘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股沟韧带耻骨联合肋脊角

常用的腹部分区法用两种:

  • 四分区法:通过划一水平线和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和左、右下腹部。
  • 九分区法:两侧肋弓下缘和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为两条水平线,左、右髂前上棘腹中线的连线为两条垂直线,四条线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部)及上腹部、中腹部(脐部)和下腹部(耻骨上部)。

视诊

腹部视诊检查内容包括腹部外形(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腹壁其他情况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的方式:

  • 腹式呼吸:呼吸时腹壁上下起伏,吸气时上抬,呼气时下陷。男性和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 胸式呼吸:呼吸时腹壁起伏不明显。成年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运动改变的意义:

  • 腹式呼吸减弱:腹膜炎症、急性腹痛、腹腔积液、腹腔内巨大肿块、妊娠(女性也有较弱的腹式呼吸);
  • 腹式呼吸消失:胃肠穿孔所致的急性腹膜炎或膈肌麻痹;
  • 腹式呼吸增强(不常见):癔症性呼吸、胸腔疾病(如大量积液)。

腹壁静脉

正常人腹壁静脉一般不显露,在较瘦皮肤白皙的人才隐约可见,皮肤薄而松弛的老年人可见静脉显露于皮肤,但常不迂曲,属正常。

腹壁静脉曲张的来源:

  • 门静脉高压:腹壁曲张静脉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血液从再通的脐静脉经脐孔流入腹壁浅静脉流向四方,形如水母头
  • 下腔静脉阻塞:曲张的静脉大多位于腹壁两侧,有时在臀部及股部外侧,脐以下的腹壁浅静脉也转流向上;
  • 上腔静脉阻塞:上腹壁或胸壁的曲张浅静脉血流方向均转流向下,借简单的指压法即可鉴别。

腹壁其他情况

有皮疹、色素腹纹、瘢痕、、脐部、腹部体毛、上腹部搏动。

腹壁色素
  • 格雷特纳征(Grey-Turner sign):血液自腹膜后间渗到侧腹壁的皮下,使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呈蓝色。
  • 库伦征(Cullen sign):重症急性胰腺炎或宫外孕破裂等所致的腹腔内大出血,使脐周围或下腹壁皮肤呈蓝色。
腹纹
  • 白纹:腹壁真皮结缔组织因张力增高断裂所致,呈银白色条纹,可见与肥胖者或经产妇女
  • 紫纹:为皮质醇增多症的常见征象,出现部位除下腹部和臀部外,还可见于股外侧和肩背侧。
腹部疝

腹部疝可分为腹内疝(少见)和腹外疝,为腹腔内容物经腹腔或骨盆壁的间隙或薄弱部位向体表凸出而形成。脐疝多见于婴幼儿;腹股沟疝多见于女性;腹股沟斜疝多见于男性。此外还有白线疝、切口疝、股疝(多见于女性)。

腹部体毛

男性阴毛的分布多呈三角形,尖端朝上,可沿前正中线直至脐部;女性阴毛为倒三角形,上缘为一水平线,止于耻骨联合上缘处,界限清楚。腹部体毛增多或女性阴毛男性型分布见于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

听诊

内容有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搔刮实验。

肠鸣音

肠鸣音(bowel)
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的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正常情况下 4~5 次/分。
  • 肠鸣音活跃:每分钟 10 次以上,但音调不是特别高亢,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胃肠道大出血时;
  • 肠鸣音亢进: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 肠鸣音减弱:音调减弱,或数分钟才听到一次,可见与肠梗阻持续存在、肠壁肌肉劳损、肠壁蠕动减弱、老年型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胃肠动力低下;
  • 肠鸣音消失:持续听诊 2 分钟以上未听到肠鸣音,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未听到肠鸣音,见于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

血管杂音

叩诊

触诊

Enter any child page of Series.

CTRL-/